拉,真正到灾民手里,莫说支应到秋收,灾民能不能熬锅浓稠些的粥都是问题。
“这……启奏陛下,臣也不知其中具体原因,需发文询问两府知府方知,不过臣认为当下之急,是先处理好灾情……”
镇安候心知自己手下是什么秉性,想着先应付过去。
秦苏怎么会让他如愿?
大手一挥,厉声道:“镇安候,朕的十万担粮食只怕都喂了贪官了吧?齐宜、裴文斌之流仍在眼前,如何能不管?
贪官之害更甚于旱灾,不把贪官处理干净了,如何能救灾?”
“朝廷又有多少粮食能填满他们的肚子?”
皇上都这么说了,谁还能拦着他查贪墨赈灾粮的事?
现在谁跳出来阻拦,那不就是在自己脑门上摆出自己和贪墨有关嘛!
因此,不管乐意不乐意,群臣都捏着鼻子赞吾皇圣明。
等朝臣行完礼,镇安候又道:“既然陛下决定先查上次赈粮一事,臣举荐大理寺少卿梁安河担任钦差前去!”
“不错,大理寺卿现在空缺,遣少卿担任钦差前去也足显朝廷重视。”
“陛下,臣附议!”
“梁安河乃大理寺重臣,经验丰富,此番前去必然能水落石出。”
“镇安候老成持重,臣请陛下采纳侯爷举荐。”
“……”
一个个朝臣们上窜下跳,除了徐阶和一些人没有吭声外,满朝堂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朝臣争相举荐。
仿佛皇上不让梁安河前去,就没人能办好这
件事了。
他们当然愿意了,梁安河是镇安候的人。
到时候说谁贪墨、谁没贪墨,不就能做文章了?
秦苏看着跳梁小丑们的表演,脸上出现一丝冷笑。
如果他没猜错,这些人都是上次伸过手的。
正好,这次借着贪墨案,再杀几个。
上次齐宜、裴文斌家弄出来的四百多万两银子发了军饷和欠官员的俸禄,已经所剩无几,
这笔钱不能拖,皇帝不差饿兵,不给人家发俸禄和军饷,就不能怪人家不干活。
京东京西两座大营之所以在他继位后表现得极为拥护,就是因为登基之日就让王德去许下补足欠饷的承诺了。
赈灾的钱还要靠仍在抄家的颜正府。
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大理寺卿有多少家产,可锦衣卫抄了一天一夜还没清点完,可见也少不到哪去。
秦苏可没忘记,另一个历史上闯王进京都城,在大臣家共抄出来6000万两白银,
后来清兵入关,又抄出来了三千多万两。
大明朝今年的财政,就靠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了。
等大臣们吵吵完,秦苏摆手道:
“梁少卿位高权重,日理万机,如何能离开京都?”
“放心吧,朕已经有人选了。”
“王德,宣大理寺主簿谭志学进殿。”
话音刚落,包括镇安候等人都满脸迷惑,不知道这个谭志学是谁,皇上又怎么知道的。
大理寺主簿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怎么能担任钦差?
可下边一直迷迷糊糊打盹的徐阶却是猛然睁大了眼?
一时间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