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下来。
然,就在此间,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匆匆走了进来。
“陛下,霸州那边又发现一批流民,人数约两万,正朝着京城而来。”骆养性说道。
什么?
哪怕是君王,崇祯皇帝也不由得心底一惊。
先前的一批流民,几千人,还没解决,而今……又来了两万?
要命啊!
他沉思许久,头脑一阵混乱,却是来不及多想,直接在那奏疏上朱批:“允!”
没法子了,又来了催命的两万人啊!
这若是不“筹集”一些银子,可是要出事的啊!
很快,赵巽的奏疏得到批复,再配合太监王承恩,朝廷召集百官捐款的事宜便流传
开来。
“让大家捐银子?”
“开什么玩笑,哪里又朝廷教朝廷命官捐款的啊!”
“简直胡闹, 老夫哪里有银子啊,老夫一贫如洗啊,一家子吃饭都成问题呢!”
“小心着点,这事由户部那个老货总督呢。”
无数人议论纷纷。
大家伙一年的俸禄才多少啊,而今教大家伙捐银子?
大家……都穷啊!
有人议论,自也有人上书。
首先站出来的便是礼部侍郎魏藻德。
魏藻德提及,天家教百官捐银子,此法实在有失天家颜面,这是古来从没有的事情,断不可如此。
还有便是,朝廷百官,多一贫如洗,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
身为朝廷命官都如此之难了, 活不下去,这也是危害社稷的大事啊!
“臣忝为礼部侍郎,房无三间,瓦不足一片,勿论其他百官,望陛下收回成命!”
魏藻德在奏疏里面这样说。
啪!
崇祯皇帝直接是将那奏疏拍在桌案上,愤然不已。
不要脸,太不要脸!
平日里,他是十分器重这魏藻德的,若不然此人也不能在短短不足两年的时间里,自翰林修撰直至礼部侍郎。
可就是这般,此人在朝廷危难之际,竟还敢这般哭穷?
你穷不穷,当真以为朕不知道吗?
“陛下,这里有一份周国丈的奏疏。”王承恩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