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三月,春闱会试正式开考…
就在春闱会试进行到最后一天时,有人给他俩送来了一份皱巴巴的会试原题!贡院之内的两位主考官钱谦益和温体仁,二人相互对视,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钱谦益第一反应就是--泄题了!而且是温体仁泄的…
温体仁的第一反应也是泄题了,而且是钱谦益泄的…
看着钱谦益那震惊的模样,温体仁内心也非常惶恐,大骂钱谦益不是个东西,他温体仁虽然也泄题了,但他也只是泄露了一点点与考题相关的信息而已。可这钱谦益也太特么丧心病狂了,竟然一泄千里,全给打包发送了。这事要是爆出来,他们两个,包括十七个同考官全都得死啊…
无独有偶,这时候,钱谦益也是这么想温体仁的,但是两人又都很有默契,都不敢明说。良久,两人异口同声道:
“一定是搞错了…”
温体仁:“哈…哈哈…钱大人是东林名士,向来公正廉明,怎么可能泄题呢…”
钱谦益:“温大人一直是吾辈楷模,要说你温大人泄题,我钱谦益第一个不信…”
遂二人又异口同声道:“现在暂停还来得及吗?”
…
春闱泄题的消息本就瞒不住,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京城中的“百姓”充分发挥了朝阳群众精神,坚决只传播,不举报,实在是因为本次考试题目买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是受益者,咋举报?
当最后一日度过,考生走出考场之后,得知消息的考生们纷纷大骂黄牛不讲武德,一货多卖,可这时候再去寻找卖题之人,却发现他们早已消失无踪。紧接着,考生们又紧张起来…
这大家交上去的都是标准答案,那咋整,就像大家考试,都是100分,那第一名怎么评出来?剪刀石头布吗?而且这次的春闱舞弊案一出,那得要掉多少脑袋…
另一边,钱谦益等一众监考官紧急采取措施,对于春闱舞弊的指控打死不承认,然后当他们拿到答卷,看着手上一份份写满标准答案的卷子,集体自闭了…
这特么怎么改?改字迹吗?还有改完怎么张榜?思来想去最终整出来两个字:
“卧槽…”
…
考生甲:“唉…世道不公啊。这春闱主考官忒不是个东西,竟然泄题!”
考生乙:“啥公不公的?搞得好像你没拿到题目一样…”
考生丁:“唉…不如归去…”
考生丙:“走哪?出国吗?”
…
就在众人垂头丧气的功夫,旁边走出来一个青年说道:
“哥几个在那悲春伤秋个啥呢?你们参加春闱,就算上榜了也不过是进翰林院等待分配,等个几年,几十年才出缺的大有人在。还不如买个官来的快…”
考生:“…”
你说的好有道理,但是我们怎么听着更气了呢?
青年接着说道:
“嘿嘿…再说了,那些空谈误国的东西考着有啥劲,真要有本事,去那边皇庄组织的考试,那考上了可都是有实缺放出来的。啧啧…”
青年旁边的一个小老头说道:
“就是,皇庄…那可是给皇帝老子干活的地方,那要是考上了,给皇帝老子干活,万一被皇帝老子相中了,那不是立马就飞黄腾达了?”
见话题挑起来了,围观群众纷纷加入群聊:
“就是!就是!听说那个卢象升以前就是个大名府知府,只不过在皇庄表现好,直接就被皇帝老子提拔成大将军了…”
“谁说不是呢?就那个叫宋献策的,听说以前就是个臭算命的,后来去了皇庄,现在都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了…嘘…俺还听说他俩睡觉都在一块呢…”
“你这算啥,听说魏忠贤就是没去皇庄干活才被皇帝老爷给咔嚓了的…”
“真的假的?皇帝老子对皇庄那么重视的吗?这么说那我得赶紧带着地加入皇庄了…”
“啥?你家到现在还没进去呢?赶紧的吧,只要入了皇庄,没有人头税不说,税率还低,更重要的是家里孩子还能免费上学,学成还包分配工作呢…”
“有这好事?你怎么不早说…”
“早知道还考什么春闱,直接去皇庄学院了…”
…
眼看着大家伙话题越聊越歪,几个考生心如死灰…
考生甲:“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考生乙:“回去提前准备棺材吧…”
考生丙:“我不想死…”
…
就这样,莫(早)名(有)其(预)妙(谋)的皇庄招考突然就火了起来…
…
山西巡抚衙门。
张翌明正一脸愁容的对着李若琏说道:
“李大人,形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了,那晋商七大家不知为何,从去年就和本官对着干,整个山西都被他们弄的乌烟瘴气的,真是岂有此理!”
李若琏道:
“大人之前不是和本地晋商相处的颇为融洽吗?他们这么做,总是有原因的吧…”
张翌明心道,他暗中把王大宇一家给放走了,可那帮人出关以后遭遇麻匪被杀光了,那帮人就把这事赖到他头上了。可他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