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华看向朱枯:“所以,你们和南胤有关系吗?”
朱枯摇头:“我们家同南胤是没有关系的,我之所以会那么震惊,是因为我的义妹很有可能是那引蛊入门之人。”说到这里他有些气愤,苍白的脸上因为生气的原因,很快泛红,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怒意:“我朱家自问,没有人对不起她,她为何要这样对待我们!”
听到这李相夷饶有兴趣的询问:“你说引蛊之人是你妹妹,可是有什么依据?”
朱枯缓着气,将手放在胸口,过了一会才开口:“她名为朱翎,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有一年大雪的时候,她晕倒在街头,是父亲见她可怜才将他带回来的,她当时差点被冻死,我母亲怜惜她,便将她一直当成自己的女儿对待,无论是吃穿用度,都不曾苛待过她;但是她从始至终对我们的态度都是冷的,仿佛是块冰一样,怎么都捂不化。”
“但是这也并不能作为你义妹是引蛊之人的依据。”李千华拿出之前从朱枯身上拔下来的银针:“你不如先说说自己为什么会被传成失踪吧,还有你身上的毒又是怎么回事。”
朱枯陷入了回忆,开口道:“这件事情要从半年前开始。。。。。。”
朱枯当时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去下一个地点的时候,随行的小厮从驿站拿来了一封来自家中寄的信,信上他的父亲先是问了一下他的近况,又询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就在朱枯以为这是一封很平常的家书的时候,他的父亲却话锋一转,和他说了一个故事。
说完他将那封信拿了出来,方多病顺势接过打开,李相夷也凑近了看上面写的什么,不一会两个人的脸色开始古怪起来。
(他们看到了什么表情那么奇怪。)
(别急啊,说不定等会就知道了。)
(先磕一口他俩互动。)
(说起来,方多病的性格是不是和重置版之前有些不一样啊,感觉更沉稳些。)
(他和在一起感觉,真的感觉稍显稚嫩了些。)
(会不会是因为方多病早混迹江湖的缘故?毕竟重置版之前他好像二十岁的时候才入的江湖,现在和年龄差不多,但是他的气场明显和格格不入啊。)
李千华没理会他们的讨论,接过方多病递过来的信,在大概浏览了一下后,面色也古怪了起来。
这信确实同朱枯说的那样,前半段写的是家书,而后半段则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并不完整。
朱枯见到他们已经信了几分,继续开口道:“在这之后我父亲给我寄的家书中,都会接着说那个故事的后续,那个故事完整是这样的。”
传言,有一个宛如桃花源一般的村子,而这个村子里的每个人都是长寿之人,他们不为外人所知,外人也不知道有这个地方,直到某天有位书生因为躲雨不小心误入到了这里。
谁知道进入这里之后,刚才还倾盆大雨的天气瞬间放晴,书生正在惊疑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了柔如无骨的声音:“不知道这位公子可是有什么难处?”
书生向后看去就见到一位身着霓裳,腰系玉带,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的妙人望着他,书生结巴道:“我因为躲雨不小心误入此处,不知道姑娘能否带我离开这里。”
谁知道对方听到他的话后,掩嘴轻笑:“公子,你说笑了,你不是一直都在这里吗?何谈误入啊?你瞧你身后有路吗?这里有雨吗?”说完她伸出自己的手指了指书生的身后。
书生错愕的转身就见到他来时的路已经不见了,他开始怀疑自己刚才是否真的在躲雨,又是否真的是误入这里的,就在他迟疑不定的时候,那位女子已经走到他身边了,露出娇俏的神色:“哎呀,苏郎莫不是忘记我了?”
书生突然恍惚起来,他迷迷糊糊的听到自己说:“怎么会呢,秋娘,我怎么会忘记你呢。”
就在他这句话说完后,李相夷默默的又向方多病身边靠了靠,方多病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李相夷笑笑,没说话。
李千华自然也是注意到他的反应了,没忍住挑了挑眉,朱枯没注意到他们的小动作。
(谢谢,突然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我寻思我看的是武侠没错啊,怎么感觉这有点像隔壁的了。)
(哈哈哈哈哈,我看到了!)
(的反应好有意思哈哈哈哈!)
(李千华的表情笑死了。)
秋娘拉着他的手往村子走,书生全然没有反应,他的表情呆滞,宛若提线木偶一般,直到来到了秋娘的住处,门栓上,隔绝和外界的一切交集之后,书生突然清醒了过来,他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女人,眼中带着几分惊恐:“我刚才是?”
秋娘笑的灿然:“这要问你自己了。”说着她突然走向前,身子压在书生身上,手指在他的胸口滑动,抬眸便是一双含情脉脉的桃花眼:“苏郎,你我都这么久没见了,你确定要和我说这些不重要的事吗?”
她几乎是要落下泪来:“还是说你心中另有他人了?”
书生几乎是下意识的托住她的身体,见到她的样子声音不自觉地柔了下来,他用手轻抚她的头发:“怎么会,秋娘,我一直心中只有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