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电影行业再次震动。
不仅业内震动,投资了《我的野蛮女友的日动影业也快连下巴都合不上了。
这部电影的声势一直很大,从上映第一天票房成绩就很好,有日均两亿多的成绩。像这种备受市场期待的电影,就会有个开门红,一部电影想每天都保持这个开门红的状态是不现实的,但开门红的状态维持的越久,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就越高。
但是这基本不可能,大部分电影放映到十五天左右,票房就会逐渐下降,那种一开始不受重视,半路起飞的片子除外。
所以业内给与《我的野蛮女友这部电影的票房预计是六十五亿到七十五亿之间,连荷里活电影都败下阵来了,已经堪称电影市场的肾上腺素了。
这个票房结果已经是乐观的预计了。因为接下来国内还会有两三部电影放映,都会对这部片子形成竞争,出现抢票房的情况。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依然超出了乐观派们的预料。电影放映到第八天的时候,刚好是又一个周末,由于口碑已经发酵,很多学生群体都趁这天前往电影院一探究竟。外加之前几天的票房表现都很好,大部分剧院都开始增加这部片子的排片。
诸多原因结合,使得这一天的全国票房达到了惊人的六亿円!
而第二日,票房奇迹依旧延续着。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也打了个很多院线经营者们一个措手不及,《我的野蛮女友的排片已经增多了,为了响应观众们的需求,很多剧院到了黄金晚场的时间,十间放映厅有五间都在放这部电影,可是上座率依然达到了90%。
上野公园附近的一家剧院更是如此,它是一家小型剧院,只有区区六块大屏,但是因为离东文艺和附近一家女子高中较近,所以来看电影的人非常多,而且一大半都是来看《我的野蛮女友的。
上野这块地方堪称藤原圭的“龙兴之地”,东文艺自不必说,藤原圭的电影上映都是举校支持的,而这股气氛也影响到了上野公园附近的其它高校,所以藤原圭的电影上映后,上野周遭的剧院票房是全东京表现最好的。
这家小剧院的老板意识到这点后,索性将影院排片全部给了《我的野蛮女友,其它的电影全部下画。这是家独立经营的影院,所以也不需要接受发行公司的统一安排,老板就可以直接做决定了,反应更快,能根据市场进行适时调整。
但是即使把排片全部换成了《我的野蛮女友,这家小剧院的座位竟然也是供不应求的,上座率甚至出现了超过百分之一百的奇观——就是所有座位都坐满了,于是影院开始卖起了站票。
一些学生自带折叠凳走入放映厅,坐在过道,和后排看起了电影,没办法,最近这部电影实在太火爆,但是附近的剧院座位都空了,学生住宿的寮屋又有门禁,不想跑更远,就只好在附近站着看,票价还便宜一些。
因为这部电影的独特魅力,每一百个看过电影的人,最起码有三十到五十个人会向周围的人推荐这部电影,而且会有十个人成为死忠粉丝,逢人便说《我的野蛮女友怎么怎么好看,就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下,这部电影才会逐渐走高到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
于是原先某权威电影周刊杂志给出了六十五亿最终票房的预测,结果第二期就直接改口,把预测数改成了一百二十亿,足足多了一部大卖电影的体量。
这个预测其实也很胆大,毕竟现在电影放了十天,票房也就三十五亿,而根据常规情况,电影最后十天的票房表现是没法和前面比的。
所以这本杂志的预测非常“乐观”,预测这部电影不仅能维持水平,甚至每日观影人次还会继续增长。
其实最开始这本杂志给出的六十五亿预测已经很胆大了,只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还是保守了,所以杂志主编打算再大胆一点。
这位主编也是位电影人,制片过一些作品,所以对于藤原圭的横空出世是极为惊喜的。
一开始还对他没有什么感觉,毕竟是电视界的,后来空降到电影界开始关注了。从《告白开始,这位主编就对他极其上心,看到了《我的野蛮女友后,这位主编发自内心地相信,这是位可以走到巅峰地位的电影人,未来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曰本电影界都由这人统治。
而且这人或许有能力,扭转曰本本土电影持续几年的颓丧表现。
杂志上对于《我的野蛮女友最终票房的高预测可不止是简单地吹捧一下,要知道作为专业电影期刊,很多院线经营者都是通过这本杂志的预测数字来排片的,而且对于一些普通读者来说,也能起到吸引他去电影院观影的效果。
而且这位主编,不仅在杂志上给出了这部电影的极高预测,还专门留出一个版面来宣传这部电影——却并没有收水波制作的任何宣传推广的费用。
这还是这本一流电影周刊头一次对一部电影如此示好,也并非是《我的野蛮女友这部电影有多特殊,曰本电影发展那么多年,这个世界也诞生过不少杰作。令人另眼相看的不是电影,而是藤原圭。
水波制作在看到这期杂志后,藤原圭也主动打电话给了这本杂志的主编,表示了感谢,二人还找了个时间约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