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茹起身,脸上恢复平日的从容亲和,她吩咐不远处的宫人:“本宫眼下要去宫中一趟,你们去准备吧。”
皇宫,坤宁宫内。
皇后身边的掌事姑姑步伐沉稳,面带笑意,亲自迎接李宁茹进殿。自从与太子成婚之后,李宁茹发挥她长袖善舞的本事,轻而易举地,和皇宫上下打好关系。
无论是皇帝皇后,还是底下的宫人,皆对她这个太子妃赞不绝口。今日,她仿佛与往日一样闲来无事,来坤宁宫看望皇后,尽守孝道。殿内,皇后身着朱红金凤袍,头戴珠翠抹额,神采奕奕,一见她来,脸上洋溢出温和笑意。
“儿臣见过母后。”
李宁茹一丝不苟行礼。
“快起来,赐座。"皇后很是高兴。
李宁茹乖觉坐下,但面上略有几分凝重,似乎今日过来,另有要事。“儿臣今日过来,一则是想念母后,欲陪母后说说话。二则……儿臣另有一件事务,不知该如何定夺,特来请教母后。”“什么事?“皇后轻笑一声,并未将其看得很重,“你可是太子妃,也是本宫的左膀右臂,还有你解决不了的事?只怕是太子妃在本宫面前,过于谦逊了。”“母后谬赞。"李宁茹摇摇头,脸上的凝重并未褪去。她语气更为郑重其事:“母后可还记得,不久后的清秋节宫宴?前些日子,您特将此事托付给儿臣来办,儿臣不敢有半分倏忽。事务本来已准备得差不多了,只是……儿臣在排查宫中人手时,遇到一些阻塞,不知该如何是好。皇后一听,蹙了蹙眉:“居然还有阻塞?是哪里的宫人不长眼,胆敢妨碍你做事?”
“母后息怒,"李宁茹柔声劝慰道,随后有些支支吾吾,“其实不是大事,只是……宫中的王爷公主们,向来重规矩,不愿让儿臣一个同辈人,随意插手他们手底下的人。这本来也是情有可原。只怪儿臣,还是过于忧心宫宴上的人手安全问题,才有此烦恼。”
李宁茹虽然笼统地提了一嘴"王爷公主”,但皇后哪里还不明白,宫中寻常的王爷公主,他们巴结太子、太子妃还来不及,怎么会有意得罪。敢如此行事的,唯有她的亲生女儿一一嘉淳公主。皇后闭了闭眼,叹息道:“宫宴上人多繁杂,你意图排查人手,没有任何错,不必烦恼。既然她不愿你一个同辈人无故插手,那你便带着本宫的旨意,好生去查一查。她如今在朝中风生水起,不知多久未曾拜见过本宫了,但终归,她还是得认本宫这个母亲。”
言罢,她身旁的掌事姑姑便走到李宁茹身前,递上凤鸾令。“宫中人皆知,见到此令,有如见到本宫亲临。如此,他们绝不会再阻挠你。”
李宁茹打眼一看,脸上的凝重烟消云散,眼睛倏地一亮,似是不可思议,又似满心欢喜。
“多谢母后,儿臣定不辱母后期许。”
她小心翼翼接过令牌,喃喃自语道:“那儿臣便带人去了,先去……如今那些王爷公主,他们恰巧不在的宫中,这样也不会打扰到他们。”李宁茹这模样,似是有几分失言。但皇后听得分明,她哪怕有了这样的令牌,也未有半分嚣张模样,还是愿意谨小慎微,给所有人留一分面子。反正,搜查宫人,也不是什么大事,总不可能嘉淳公主宫中,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吧?
皇后笑着摆摆手:“去吧,早去早回,你这些日子也是操心劳力,不容易。”
李宁茹福了福身,随后离开。
但她眸中笑意,随着踏出坤宁宫,逐渐消失不见。皇后看上去,好像还真是向着自己这边的,连她亲生女儿都不顾。但是一-“早去早回",还有其他一些稍纵即逝的神情……皇后终归,还是希望她莫要过多搜查,留着她女儿的面子。
不过,一山不容二虎。
李宁茹坐上太子妃这个位置,本就是不想让别人,还能踩在她头上。皇后可以,反正她是比李宁茹大几十岁的长辈,终归会有与世长辞的时候。但李宁茹绝不希望,在她登上皇后之位的时候,宫中还有一个权势滔天的长公主,压她一头。
如今,不正是这样?
京城朝臣,提起朝野中最有权势的女人,不管他们嘴上怎么说,他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