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还得去那边,对,就是那位老者。他的货物虽然不太显眼,但有些确实是真货。”更难得的是,这位残疾人还热心地指点迷津。
“杰兄,看来跟你出门是对的。”林新调侃道。
“你这小子,真是……”杰仔无可奈何,接着转向残疾人:“既然是我的粉丝,我更应该支持你的生意,我选几件吧!”
说着,他随手挑了五件物品,然后递出一百枚银币
\"不必如此,十枚星辰晶石的代价足矣。\"那位残障的摊贩,从偶像手中接过货币,脸上满是惊奇,连忙找回多余的晶石。
杰哥迅速牵着妻子,招呼林新等人,急切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呵呵!这粉丝可真是独特。不过,杰,你确实从他那儿赚到了星辰晶石。\"林新笑着说道。杰哥挑选的五件古物中,确有一件是来自远古时代的珍品,至少价值一千星辰晶石,利润可观。
嗯?
杰仔将那五件小巧的物品逐一翻出,问道:\"哪一件是真实的?我刚刚只是随意挑的,没仔细辨别。\"
林新拿起一枚由青铜铸成的小巧饰品,形状类似一把铲子。
\"这玩意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称为月牙刀币。\"林新解释道。
铲形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因此最早的铸币形态便模仿了铲子。最初的月牙刀币,还保留着工具的轮廓,带有安装柄的凹槽,原始且笨重,后来逐渐变得轻薄,小型化,币身最终形成薄片状,方便铸造与携带。
月牙刀币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用布制成的,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金属货币。古代有一种农具叫做青铜镈,它的形状与月牙刀币极其相似。
\"原来这就是月牙刀币啊!\"杰仔微微惊讶。
诸如月牙刀币、布形币这样的名字,他以前听说过。早在拍摄古装剧时,他还接触过刀币形状的道具,那是类似刀具的货币形式。
林新接着讲述,铜作为货币的使用可能源自仿制贝壳。铜贝也有各种形态:有的凸起部分更像真贝壳,锯齿纹呈曲线;有的则较为扁平,锯齿纹是直线。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工具在交易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人们便开始将刀、铲、纹轮等当作货币使用。如果一个地区对某种工具的需求特别大,那么这种工具就会变成那个区域的主要货币。\"
\"到了战国晚期,随着圆钱的兴起,月牙刀币逐渐衰落,直到秦朝统一,圆钱和月牙刀币完成了它们的时代使命,淡出了历史舞台。王莽统治时期的两汉之际,也曾短暂铸造过平肩方足的布形币,这可视为对古老传统的短暂回归。\"林新继续说道。
此外,布形币也有多种形态,随着时间演变,差异颇大。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枚,实际上是较为罕见的圆足布,市价约在两千星辰晶石左右。\"
\"圆足布\"的特点是圆头、圆肩、圆裆、圆足,因此被称为\"圆足布\"或\"圆头布\"。\"圆足布\"是战国后期在北方晋地铸造的一种平头布形币,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变化与繁荣。
\"瞧见了吗?这三个孔洞。圆足布分为两类,一类无孔,另一类便是我们手中的,带有三孔。有孔可串联的圆足布,象征着古代的一大进步。这三孔圆足布,尤为罕见。”林新向众人解释。这种罕见的钱币发掘较迟,流传于世的寥寥无几。在新国度成立前,不少流失海外,其中樱花的某银行就收藏了约二十枚。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县出土的宋子三孔布,是其考古记录的开端,无比珍贵。
也因此,其市场价格通常高达两万以上。
杰仔略感惊讶,这小小之物竟值两万?他瞬间觉得对粉丝有所亏欠。而他的妻子更为震惊,一百元得来的,瞬间增值到两万,比杰仔演戏赚得还快!
“这似乎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桑姐突然开口。
林新微笑回应:“不奇怪,这其实是种文化符号,在中国的民间各地,你都能捕捉到它的踪影,只是多数人不知其名为布币罢了。”
他提及,第三版人民银币的二元券右上方,就有古老的布币图案作为水印,象征着祖国货币文化的深远历史。这套银币的布币水印,曾一度被钱币收藏家以三十倍价格交换。
每逢新年,民间门扉上贴的“门神公”图案中,有的手中展开古布币图像,顶部书有“招财进宝”、“四季发财”等吉语。在婚姻庆典中,有人会用民国时期的布币图案铜元与吉祥的方孔钱“顺治通宝”“康熙通宝”等压在箱底,祈求一生荣华富饶。
甚至至今,仍保留着用“冥钱”的习俗,铁制的布币模印在纸上,再燃烧以祭祀祖先。
“布币,映照出我国钱币文化之丰富多元,是我国货币史上璀璨的一章。”林新如是说。
“其实,杰哥你不缺金钱,这枚古币留着,日后肯定增值。况且,它有很高的纪念价值。”
杰仔轻轻点头,从一开始就无意出售。他得到的古玩通常都珍藏起来。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收藏大家。
他沉思片刻,又返回去,与那位残障人士合了几张影,让对方激动得无法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