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冶炼。”
刘一鸣看他的样子,似乎知道什么秘料,就问道:“什么传闻,矿石不用于冶炼,还能干吗?”
姚兴国清清嗓子道:“我也是听说啊,听说他们有可能在为改造火星做验证!”
董玉荣奇道:“改造火星?这个传闻不是早就辟谣了吗?”
姚兴国道:“这件事传闻已久,确实已经辟谣了,不过据说上层并没有真正放弃,只是在秘密的进行论证。……我觉得,如果真的有能力,对火星进行改造是值得的,毕竟火星是太阳系唯二的处于宜居带的行星,就是有点小,重力不足,留不住大气,如果想办法让它变大一些,变重一些,能够留住大气,再产生地磁场,真有可能变成人类的移民地,不比跨星系移民好多了?”
李志军道:“火星虽然处于宜居带,但它是颗死星,突出表现就是岩浆已经停止活动了,不像地球经常有火山喷发。人们都以为火山喷发不好,其实它有很大的价值。
火山喷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供应植物,植物又可以供应动物和人,同时还有助于保持星球表面的温度。内部的岩浆随星球转动,能够产生地磁场,保护人类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所以有种观点认为,想要寻找地外生物,首先要寻找一颗活的行星,最简单的判别方法是,它经常有火山活动。”
刘一鸣道:“怎么改造?难道是,通过让火星变大变重,使它重新活过来,如此才能具备生物生存的条件?”
姚兴国点点头。
作为一个火星人,刘一鸣对火星是比较了解的。
很早很早以前,人类就幻想过对火星进行改造,然后移民过去,但是大家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因为难度实在太大。不过看到行星矿业的实力之后,刘一鸣觉得倒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古代就有“愚公移山”的故事,如果国家有足够的时间和毅力,子子孙孙持续不断的去做,花上几百上千年,说不定真的能改造好。不过这个投入可是真正的无底洞啊,国家有可能进行这么大的投入吗?
刘一鸣一边想,一边笑着摇了摇头。
姚兴国看他不信,接着说道:“这件事确实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要相信科技,假如某一天能够研制出超大功率的运输船或者拖船,造上几百艘,没日没夜的干,干上几百年……我觉得还是有可能实现的。”说着眼睛里充满了小星星。
刘一鸣没想到,姚兴国都几十岁的人了,竟然还有如此炽热的幻想。
现在的中国人,对科技普遍有种盲目的崇拜,毕竟很多以前只能想象的事情,都已经慢慢的变成现实了。
刘一鸣也跟着憧憬了一阵子,笑道:“几百年,或许能实现吧,不过那时候咱们这些人早就作古了,改造好了也无福消受了。
但是不要忘了,火星有两颗天然卫星,它们的轨道并不恒定,火卫一有加速现象,轨道不断降低,而火卫二却在慢慢远离火星。
如果火星的质量变大,那么这两颗卫星可能也需要改造一下,否则火星系统的稳定会受到破坏。”
姚兴国笑道:“还有个问题,火星距离太阳有点远,地表温度比地球要低不少,加上火星大气稀薄干燥,保温性能差,昼夜温差大,温差在100c左右。赤道附近,白天温度可以达到20c,夜间会骤然降低到-80c左右。火星两极的温度更低,最低可以达到-139c。所以如果要改造,最好是把火星朝太阳推得更近一点……”
李志军哂道:“你这不是故意给人出难题嘛,什么力量能够推动星球?给火星装上行星发动机?再说了,就算能推近一点,会不会干扰地球的转动啊?搞不好可是破坏了太阳系的稳定,得不偿失啊!”
刘一鸣也笑道:“所以说,行星改造可是超级巨大的系统工程,不是那么容易的,目前来看还只能是幻想。”
说说笑笑间,土行孙号安然通过了矿区。
虽然物资、武器和燃料差不多是满载的,但由于速度不高,土行孙号显得很轻快,所有的障碍都能轻松避过,运动轨迹也非常丝滑,如果不看外面,根本觉察不到它在拐弯或者绕行,这说明其自动驾驶系统是非常可靠的。
继续前行不久,就到了小行星带的外边缘,此时外边太阳光已经很微弱,整体上已经是黑乎乎的了。从飞船朝外看去,左前方的山顶上高高的矗立着一个像是电视发射台一样的高架子,让人很是奇怪。
刘一鸣拿过望远镜仔细看了看,发现上面有几个大字:中国星通。
“中国星通?”他自言自语道。
董玉荣接过望远镜看过去,说道:“那是通信塔!是星通的基站。太阳系内的通信和导航系统就是靠它们完成的。想不到我们有幸能看到一个。”
刘一鸣问:“听说这种基站在太阳系里面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建在小行星上面的。”
董玉荣道:“是有很多。我印象中好像是有五个环,小行星带的内边缘一个环,外边缘一个环,柯伊伯带的内边缘一个环,这是三个。基站都是建在小行星上的,通信塔非常巨大,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还高不少。
它们的密度,越外面越稀疏。柯伊伯带离我们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