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京城内的大户人家会专门给女儿请一个女夫子,教识字、弹琴、女工等等。
闻言,慕雪就将景一他们送往书院的计划搁置了,看来还是得找一个先生回来教景一他们才行。
按照慕雪从前的惯例,她先写了几张招聘告示,让骆土给一些钱书肆打点一下,然后,将告示贴在书肆的门口。
来往书肆的都是一些读书人,若有愿意当教书先生的便会找来。
当项大娘将她的分内之事做好之后,她便去菜市场买菜。
晌午是搬了新家以后吃的第一顿,必须要做好。
项大娘走在熟悉的京城街道上,向着菜市场而去。
这条路她已经很多年没有走过了,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再次回来,天知道她自己内心有多震惊?
大易书院内,当上午下学之后,景墨出来便看到前来接他的高强。
“都搬到新家去了吗?”
一上车,景墨便问道。
“景案首,搬过去了,东西也都收拾好了,项大娘也做好午饭了,今天晌午就在新家吃。”
高强边说边驾驶着马车前行。
书童小林驾驶着马车跟在高强的马车后面,渐渐地,他发现对方跟他走的路一模一样,最后也拐进了惠德巷?
“少爷,前头那辆马车内坐的是和您一个书院的同学。”
当柯冀下马车的时候,小林朝柯冀道。
嗯?
柯冀有些好奇,大易书院内的同学什么家事,他都知道,这条巷子里没有跟他一起在大易书院读书的。
可当他侧头朝巷尾看去时,赫然觉得那辆朴素的马车有些眼熟。
他诧异道:“那不是景墨的马车吗?”
以前,他从书院出来的时候,看到过景墨家下来用这辆马车来接他。
在大易书院的学生分为两种人,要么是乘坐马车的,要么就是不乘坐马车的。
乘坐马车的,马车上必定会有家里的标识,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地位,让别人知晓自己是谁?
要么就是寒门子弟,靠自己走路上下学,他们根本不乘坐马车。
像景墨这种坐了马车,但是马车上又没有任何家族标识的,还真真是独一份。
他和景墨刚刚认识两天,对这个人并不了解,但是,他对景墨的印象并不坏。
果然,随即他便看到景墨从马车内下来了,他下意识喊了一声:“景墨?”
景墨随即扭头,见是柯冀,眼中也闪过一丝诧异。
“柯冀?你……”景墨问道。
这宅子是小雪昨天刚买的,他今天第一天过来,目前对这里并不了解。
柯冀指了一下自己跟前的宅子门匾“柯府”,道:“我住这儿。”
景墨笑着回道:“我也住这儿。”
景墨指了指面前的景府宅子,柯冀却惊呆了:他住这儿?
这宅子要四十万两,景墨娘子做什么买卖的,这么贵的宅子居然直接就买下了?
柯冀笑着朝景墨拱手:“要不要到我家吃饭?”
柯冀虽然不爱好读书,但是,对人情世故还是晓得的,能买下惠德巷宅子,景墨背后娘子的财力可想而知。
“多谢,我娘子已经备好了午饭,等下次我再请柯兄一起吃饭。”
说罢,景墨也朝柯冀拱手,最后,二人各自进了各自的家门。
直到柯冀进入家门,嘴里还在念叨:“景墨娘子是何人?怎么会有这么大财力?”
书童小林跟在身旁也觉得不可思议。
“少年,隔壁那宅子空了好些年都没有人能买下呢!”小林感叹道。
直到柯冀来到前厅,老娘和大嫂、侄子已经坐下了,就等他回来再开席。
老爹还有大哥有公务繁忙,不回来吃饭。
饭桌上,柯冀忽然问道:“娘,您知道咱们隔壁住了新邻居吗?”
房氏点头,并给他夹了一筷子鱼眼睛,这才道:“知道,今早刚搬来的。
昨天才买下,然后让六七个人将整个宅子打扫了一天,今天就住进来了。
景府的下人嘴挺严的,只打听到是从江州过来的,夫妻二人带着四胞胎,还有一个小舅子住。”
柯冀震惊景墨这小子这么有福气,居然有四胞胎?
他道:“娘,您知道吗?景府住的是我同学,他昨天刚刚插班到我们丁班级,他读书很认真。”
柯冀说完,房氏问道:“是他?就是你昨天说的插班生?竟是他?”
能插班到大易书院,还买下了惠德巷的宅子,房氏越发对这个景墨感到好奇了。
“莫非是江州的生意人家?”房氏猜测道。
“娘,您只说对了一半,景墨的娘子是生意人,还是青鹤观的高功道士呢,这些都是景墨对我说的。”
柯冀便吃,便回道。
大嫂裘氏道:“小叔子,你这位同学你可一定要好好相处,公公和相公常说陛下十分看重青鹤观。
她娘子一定又是生意做的极好,这才能一口气买下那座宅子。”
“多谢大嫂提醒,不过,我看他家平日的出行打扮并不奢华,想来可能买那座宅子已经花了近乎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