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层楼的高度),但在曹仁1鼓作气奋力攀爬之下,仅仅两3分钟,其人便1跃而登上西城门的城头。
果然不出夏侯惇所料,西城门的城门楼内,此刻正有百余名守卒卧在软垫上、和衣枕戈酣睡。
凌晨4点钟,正是人类睡得最死之时。
是以仁哥微微喘气、蹑手蹑脚、鬼鬼祟祟、小心翼翼地沿阶而下,就着星光,摸进了城门洞。
初冬时分,河北的凌晨已颇有些寒冷,是故,寒风凛冽的城门洞内,守卒并不甚多。
饶是如此,亦有十余兵卒正凑在余烬仍见火星闪烁的篝火旁,倚靠在1起酣睡。
曹仁心中喟叹:
元让兄长果有大将之才也!若某等今夜不破黎阳城,则万事皆休!
不言而喻,这些所谓的“守卒”,实则是准备渡河奇袭白马城的袁军精兵!
换言之,袁绍派淳于琼去许都,向赵旻求天子圣旨之举…
呵呵,1如赵旻这个苟哥向袁绍送蜀锦示弱1般无2!
袁绍早就做足了奇袭白马城的准备!
而这,恐怕便是袁绍为赵旻预备的后手!
若非苟哥早已看穿此点,恐怕“官渡之战”将会再次打响!
曹仁心中虽在喟叹,但其人脚下却丝毫不停。
鬼鬼祟祟越过城门洞中的“守卒”后,仁哥径直走到西城门前,攥住重达近百5十斤(汉斤,约为6十8市斤)的门闩,咬紧牙关、沉腰奋力将其拉开。
“吱吱嘎嘎”声中,门闩迅速被仁哥拉开、城门随之而“轰”地1声被仁哥拉开。
这巨大的响声,惊醒了城门洞中的守卒们。
他们有些茫然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循声望去…
只见1名昂藏雄壮、威风凛凛的具甲武将,正挥起1把寒光闪闪的环首刀,奋力向下劈砍。
这些守卒们登时打了个激灵,只觉汗毛倒竖、头皮发麻…
仁哥挥刀砍的当然不是这些守卒的首级,而是…
黎阳城吊桥绳索的绞盘!
黎阳城吊桥1旦放下,那么…
这些守卒们登时吓到双腿发软,以至于1时间无法站起身来,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呼喝、叫骂。
“兀那贼子!你好大胆子!黎阳城中而今有近5万大军!你若识趣便乖乖束手就擒!”
“贼子大胆!须当心5万大军将你剁成肉泥!”
“住手!快快住手!”
“贼子胆大妄为!当心不得好死!”
这些守卒的叫骂声,印证了曹仁的猜测,同时也坚定了曹仁的决心。
其人使出由赵云亲授的寸劲发力心法,只狠狠1劈,便听“嗤”1声轻响…
在苟哥以李唐锻刀法结合渗碳法特制的精钢环首刀,以及常山赵家心法双重加持之下,拽住吊桥的粗麻绳,被曹仁1刀两断。
随即,在守卒们目眦欲裂的表情之中,“砰”1声巨响,近9丈长(2十米)的吊桥,便重重落到了白沟对岸上。
随后,被“天人将军”曹仁所鼓舞的那1曲、5百余名亲卫骑兵,便策马挺枪、沿着吊桥冲入了黎阳城西城门。
震天喊杀声,很快便响彻云霄。
1刀劈断吊桥绳索的曹仁,丝毫不给那些目眦欲裂的守卒们反应的时间。
其人甫1劈断绳索,便将盆领铠上犹然挂着的手戟,11向守卒们奋力甩出。
在1声声哀嚎声中,曹仁提着环首刀、转身冲向仍未来及站起身的残余守卒们身前。
游侠(草寇,亦即水泊梁山那种人物,后世美其名曰绿林道,汉末为士人所鄙视)出身、且征战多年的曹仁,当然不会对敌人怜悯。
其人心中无悲无喜、脸上古井无波,手起刀落,伴随着1声惨叫、血花飞溅,便带走敌军1条人命。
然后…
飞溅的血花、绝望的惨叫,终于唤醒了守卒们残存的勇气。
剩下的56人霍然站起,提起手中长矛便刺向曹仁。
曹仁左手拔出腰间1把环首刀,左右开弓、专心招架起56支刺向自己全身要害的长矛,格挡招架之余,曹仁犹可带走1两名敌军之性命。
见状,敌人愈发胆寒,而曹仁则愈发游刃有余。
至那1曲亲卫冲入城门之时…
【作者题外话】:考查《典略》、《任峻传》、《9州春秋》可知,荥阳之战并非孤立的遭遇战,而是囊括在1次大型会战中的局部战役。
至于曹操,也并非此次战役的主人公,更不是砥柱中流的悲情英雄,仅仅是众参战诸侯中的芸芸1员而已。
甚至,就连曹操的兵,都是张邈、卫兹的部曲。
更有甚者,此战之前,各路诸侯当然更不可能每日饮酒作乐、不管天子及董卓…
这1切,不过是西晋史官们(当然包括狗贼王沈)出于美化曹魏,强调魏承祚于汉、而晋承祚于魏,实乃继承大汉正朔这1政治正确所为之。
《武帝纪》出于美化魏朝的政治目的,把曹操塑造成荥阳之战的主角,而把袁绍等人贬低为“莫適先进,食尽众散”的配角,实际是以结果掩盖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刻意颠倒黑白。
顷之,诸军莫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