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人家老爹是太尉,尚且仕途不顺;
自己1介远房宗室,身无1技之长,又不学无术,靠什么吃饭?
彼时的刘备,像极了3年大疫中毕业、彷徨失的学子们。
还是寒门学子们。
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此时的刘备,再不是当年背井离乡的天真少年。
洛阳游学数载,见惯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交结了公孙瓒、曹操这样的权贵朋友,刘备的心,已经野了。
桓灵时代,地方秩序崩毁,邪教蔓延、流贼丛生;此时离黄巾之乱爆发,还剩不足3年。
为了维护地方治安,许多地区自发成立、或雇佣流民武装,类似后世的团练。这玩意儿在东汉叫“郡贼”;在民国时叫“保安团”,指靠出卖武力,收取保护费的土匪集团。
这种组织有个学术上的专有名词:“坐寇”。
即扎根特定地区,对治下百姓人户进行管理统治的组织。与“流寇”相对。
因为“坐寇”要长期生存,所以对地方的压迫程度有限。保证了既能从当地百姓头上收钱,税率又不至于吓跑当地百姓。故“坐寇”的实质,就是“灰色政府”的雏形。
经济学家小奥尔森(ancur oln jr)曾提出过1个著名论断,即:
政权的建立,起源于“流寇”向“坐寇”的转化。
刘备在涿县老家,打着自己“洛阳游学生”的名号,类似《围城》的方鸿渐,靠着当时信息不灵、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大环境,招募徒众,组建非法武装集团。
关羽和张飞,就是此时加入刘记黑帮的。
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蜀书6》
为之御侮。
按先主传时间线,此时黄巾之乱(184)尚未爆发。“御侮”。抵御谁的外侮?
抵御幽州涿郡“其他黑帮”的外侮。
关羽、张飞,有点儿类似铁牛儿在宋江身边的角色定位。刘备出去和其他老大谈判,关张则腰怀利刃;大哥给个眼色,关张就拔刀相向,血腥火并。
关张之胆色、武艺,就是靠早期在涿县跟着刘备砍人时练出来的。
刘备是有传销潜质的。
每日帮众云集(稠人广坐),专心聆听大哥刘备画饼传道;关羽、张飞则终日侍立刘备身旁,手按刀柄,怒目圆睁,替大哥壮声势。
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蜀书6》
刘记黑帮,头目是识文断字、曾在帝国首都游学的“高知分子”,麾下延揽了“连环杀手”关羽,以及(据说是)“屠户出身、胆大心狠”的张飞。
刘关张涿县3巨头,就此诞生。
黑帮,是秩序崩溃后的特殊产物,无法长期生存。常见结局是被朝廷招安(梁山)或剿灭(田虎、方腊)。
刘备在扫平当地大小帮派之后,逐渐成长为1支颇有影响力的坐寇集团,活动范围大约以老家涿县为中心。
帮派做大了,刘备就想上岸,结束自己的黑道身份。
刘备是凭军功上岸的。
在此要特别纠正1个误区,即《3国志-先主传》与《华阳国志》反复强调的:所谓“刘备靠镇压黄巾军发家”。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