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日暮人渐归,群鸡犹啄黍终

第一百四十八章 日暮人渐归,群鸡犹啄黍终(4 / 4)

费诗,因此怀羞”才默然不语吗?

非也,诸葛亮是鄙视费诗,懒得戳破,才不吭气儿。

因为费诗与孟达毫无2致!

其人自己便是“侍刘璋不忠”的佞臣。

建安十7年(212),刘备在葭萌作乱,南下攻璋。

翌年(213)兵至绵竹。

绵竹是重镇,邓艾灭蜀时,杀诸葛瞻于此。

彼时绵竹守将,便是费诗。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也。刘璋时为绵竹令。先主攻绵竹时,诗先举城降。--《蜀书十1费诗传》

费诗见刘备叛军到来,率先投降。

且陈寿用了“先举城降”的修饰状语。

可见费诗其人,品性败坏到了何种地步。

“先”字可说将费诗的遮羞布撕扯得粉碎。

孟达侍刘璋不忠,诚然有之;

但达是司隶扶风人,属东州系统,不被刘璋看重;

而费诗是益州犍为人,是刘璋特所亲近的川蜀豪族。镇守绵竹,何等重任;举城先降,气节堕地。

诸葛亮听闻费诗骂孟达之后的“默然不语”,实际是对其“贼喊捉贼”的鄙视和讥笑。

套用流行语,诸葛亮潜台词为:我就笑笑不说话。

非要来句台词,应为:

诸葛亮:啊对对对!

再来看大耳朵刘备,这个最让人啼笑皆非…

刘备入蜀,擢拔川地儒生为学官。

因彼时丧乱,学制不立,所以很多文章典籍不免散佚亡失。

再加上纸张还未普及,所以“孤本”的文学经典便成了香饽饽。

当时蜀中有两名学者,1位叫胡潜,1位叫许慈。

2人情好不睦,相互攻讦,家中书籍也互不借阅,彼此藏私。

2人关系坏到这种地步。

值庶事草创,动多疑议,慈、潜更相克伐,谤讟忿争,形於声色;书籍有无,不相通借。--《蜀书十2许慈传》

刘备听闻此事,便召见2人。

结果2人竟在刘备面前大吵起来,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最后竟发展到“御前犯驾”,彼此相互殴打,把刘备都吓了1跳。

时(慈、潜)寻楚挞,以相震攇。其矜己妒彼,乃至於此。先主愍其若斯。--《蜀书十2许慈传》

于是,刘备做了1个非常令人哭笑不得的举动。

备找来歌舞艺人,让他们将许慈、胡潜2人互殴的故事,编成了1出小品,然后大宴文武。

酒席上,歌舞艺人们扮演着许、胡2位“学棍”,模仿着他们的腔调,彼此谩骂,相互殴斗。

而刘备君臣则喝得烂醉,伴着轻松的音乐歌舞,嬉笑欢闹,前仰后合。

群僚大会,使倡家假为2子之容。效其讼阋之状,酒酣乐作,以为嬉戏。--《蜀书十2许慈传》

剧情的高潮,是歌舞艺人扮演的许慈、胡潜,使用道具刀棍相互搏杀,场面十分畅快。

初以辞义相难,终以刀杖相屈。--《蜀书十2许慈传》

先主之恶趣味乃至于此。

再就是雒城欢宴时,刘备借着酒劲儿对庞统戏言:“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好不快活!”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蜀书7庞统传》

可惜庞士元天命不永,否则若活着看到刘备编排的“讽刺小品”,其人大抵也会十分欢乐吧?

1言蔽之:接着奏乐接着舞!

哈哈!

下1章若仍无太多正事,咱们再接着唠嗑接着笑。

有酒局,这1更提前上传,省得惦记。

最新小说: 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晋庭汉裔 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农家小团宠,搞起事来气疯全家! 尘埃山 帝秦设计师 北齐不被骑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