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九十一章 勇猛护洞房,成双赴九江上

第九十一章 勇猛护洞房,成双赴九江上(3 / 4)

注:即长沙、桂阳、武陵、0陵。

按陈《志》所载,刘备据有4郡,又收服庐江贼雷绪,“权稍畏之”。

(备)又南征4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0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蜀书2先主传》

“稍”字,是解释“孙刘联姻”的关键词。

稍即“逐渐”,即孙权在刘备征伐4郡的过程中、逐渐对其产生畏惧心理,因此“进妹固好”。

孙权亦人杰,彼时提领江东近十年。

其人为何会对刘备逐渐畏惧?

因为刘备征伐荆南,过程相当血腥,令人闻风惊惧。

按《先主传》所载,刘备大兵到处,各郡望风归附,看起来似乎是1派“祥和欢悦”氛围。

但注意:人物本传为传主“隐恶扬善”几乎是史家不成文的传统,故南征过程,不能单以刘备视角为准。

参考同时代其他材料及裴注,会发现“望风归附”是假,而“血腥屠戮”是真。

武陵金旋:

《3辅决录注》记载,武陵太守金旋率部抵抗,惨遭刘备所杀。

武陵郡“为备所攻劫”,可知军纪之败坏,战况之惨烈。

金旋字元机,京兆人。历位黄门郎、汉阳太守,征拜议郎,迁中郎将,领武陵太守。为备所攻劫死。--《3辅决录注》

长沙韩玄:

刘备南下,韩玄自此不见书载。以部将黄忠“委质”刘备来看,韩玄下场亦可想见。

后世小说家所言玄死于非命,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忠)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蜀书6黄忠传》

“委质”即恭顺、臣服。有较强烈的尊卑隐喻。

韩玄之死与魏延无关,延典义阳部曲从先主,这是建安7年(202)刘备北伐时的事儿。

本书中,将此事提前到建安5年官渡之战前。

而“委质”刘备的黄忠,自此每战先登,摧锋陷阵,恐怕亦是“示忠邀宠”的方式。

与兖州之战(194-195)时张邈故将典韦“弃盾陷阵”有异曲同工之妙。

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3军。--《蜀书6黄忠传》

桂阳赵范:

桂阳太守赵范,按地理位置看,其郡在荆州最南,大约是也是最后被“功劫”的地区。

范闻兵至,举郡以降。

《云别传》所载赵范欲以寡嫂妻赵云,恐怕并非“其心不款”,而是听闻金旋下场而“兔死狐悲”。

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云别传》

注:“范迫(逼)降”亦反映了彼时桂阳的实际形势。

赵范不久失势,官职遭刘备褫夺,转赐赵云。

(云)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云别传》

按《方舆纪要》所载,汉昭烈帝尝徇武陵、长沙、桂阳、0陵4郡。

刘公城在常德府沅江县西3里,汉昭烈帝尝徇武陵、长沙、桂阳、0陵4郡,立城于此。--《方舆纪要》

这个“徇”字亦颇可玩味。

徇者,攻掠之意。

以先主之刚烈果敢,在豫州屡弃妻子(即“数丧嫡室”);

在徐州败入广陵、啖食人肉;

在益州诱杀杨怀高沛、质押川兵家属以为前驱;

由上,可知其本性。备在荆州,很难相信会有悲悯之心。

备“南徇4郡”之后,孙权“稍畏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孙夫人就是在此背景之下,嫁与刘备。

此处有必要提1下周瑜的遗言: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2人,各置1方。

孙刘联姻,离不开周瑜之策。

当然,与演义小说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相去甚远。

注意:周瑜希望将刘备控制在京口(即丹徒,当时孙权治所,后世镇江);

孙权则反其道而行,将妹妹安插入荆州(彼时的公安郡)。

南郡为周瑜实控,刘备驻军江陵之南。于此地筑城,号公安。即“汉左将军刘公安营处”。

周瑜对刘备有明确的认知。即“备为人雄,不能久屈,必设法制之”。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吴书9周瑜传》

周瑜生前,对入川念念不忘。瑜领南郡守,扼守入川通道,而备亦欲入川功劫刘璋,以资大业,故与瑜不睦。

周瑜在世,曾劝孙权杀备;而权不能用。瑜又劝权引备入京口(彼时孙权治所),广置玩物,娱其耳目,使备居东吴控制之下。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2人,各置1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吴书9周瑜传》

周瑜人雄,此计甚毒。而最终执行手段,非质刘备于东吴,而是插孙夫人在荆州。与周瑜遗计殊途同归。

瑜据南郡,欲领兵入川,未果,死于道。

权许之。瑜还江陵

最新小说: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 穿成五零年末早死路人甲 穿书后,被反派大佬宠翻了 丧偶后,我成了将军夫人 飘零笑傲三国 洪荒:女圣石矶,才情艳艳 恋爱脑女主拯救计划[快穿] 贞观憨婿 师娘,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