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谋联合,生波折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谋联合,生波折(3 / 3)

将其与奉邑制、复客制有机结合为1体,发展为1套规则复杂的利益分配制度。

-

原因很简单,将领是有兵了,要怎么养?奉邑制和复客制,便是用来解决养兵问题的。

“奉邑”即授兵将领的食邑。相关记载在《吴书》中俯拾皆是,周瑜、鲁肃、吕蒙、徐盛等人均有涉及。

(孙)权拜(周)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吴书周瑜传》

(孙权)以寻阳、阳新为(吕)蒙奉邑。--《吴书吕蒙传》

甚至还有周泰这种“所在皆食其征赋”的特例。即没有固定奉邑,在何地任官,便收取何地的赋税。

(周泰)复补宜春长,所在皆食其征赋。--《吴书周泰传》

好了,奉邑的收入拿来养兵了,可是将领怎么办?

别急,“复客制”解决将领问题。

“复客制”即与授兵制、奉邑制相配套的私产制度。复客是“免除赋税徭役的奴仆”,用来保障授兵将领的生活所需。

那么问题又出现了。

授兵制是虚授(只授定额,不授兵甲),将领不得不自行招募兵勇。募集兵员的资金,也顺理成章需要自行筹备。

换言之,“奉邑”实际是孙氏提供给授兵将领的资金池,将领有多少钱,便招募多少兵——前提是不能超过授兵人数的上限,比如授兵5百,自募1千,那1定是不被允许的。

其实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授兵将领是无法募集到足额兵员的。比如孙权继位之初(200),“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

(孙)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吴书吕蒙传》

诸小将“兵少”而“用薄”,可见他们不仅没有足额的兵员,武器装备也十分低劣。

“诸小将”中的吕蒙,为了给部曲置办新衣服,竟然需要“赊贳”,即借钱养兵。其困顿可想而知。

(吕)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吴书吕蒙传》

所以,孙权虽然为授兵制配套奉邑制和复客制。但仍无法完全解决征兵、装备问题。尽管孙权有效避免了将领、士族藩镇割据。

所以,这就造成东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尴尬情况。

内战内行指的是人人奋勇作战,讨伐山越劫掠人口,1举解决兵员和奴客来源问题。

读者身

外战外行…我虽然调侃孙权是孙十万,但究其根源,还是制度出现了问题。

比如合肥之战中(215),淮泗集团的干将徐盛、宋谦便1触即溃,狼狈奔走。说到底,无外乎私心作祟,出工不出力,不愿意损失兵员。

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吴书潘璋传》

临时性政策的常态化,往往会产生负面作用。

孙吴的授兵制如此,曹魏的9品中正制亦然,它们均属于历史前进过程中的小曲折。

诸位大大们,现在应该清楚孙吴的政治生态大致情况了吧?

孙吴最后灭亡,地理固然是1方面,但也不是没有其他原因。

最新小说: 北齐不被骑 晋庭汉裔 苦修十八载,不是让你给女帝当炉鼎的 农家小团宠,搞起事来气疯全家!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 帝秦设计师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