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
两人进了屋,郑主任让李建东先坐下,自己则是去旁边给李建东泡茶。
李建东趁机打量了一下郑主任的家,虽然挺大,但很冷清,没有什么装饰也没有其他人。
李建东这已经第三次来了,从来没见过他的老婆和孩子。
据说,当年他参军,就是因为老婆被鬼子杀死了,有个儿子,还没长大就中途夭折。
郑主任今年已经50岁了,这个年纪再找一个不是不行。
但他忙于工作没那个时间,打算退休之后再考虑个人的事。
“来,建东,尝尝我这壶茶怎么样,这可是我一个农研所的战友,去南方搞研究时候,亲自采摘带回来的好茶,一般人可享受不到。”
郑主任端着两个茶缸走过来,一个是他自己的,另一个递给李建东。
李建东一听,就知道自己这次找对了人。
郑主任还主动提出来,这就让他更容易打开话题。
在茶缸里吹了吹,李建东吸溜着喝了一小口,仔细回味道,
“郑主任,您这茶味道真不错,口感绵密不发涩,味道也很清香,我平时喝茶不多,但能感觉到这是好茶。”
郑主任笑起来:“建东你还年轻,没到喜欢品茶的年纪,不过,从你的味觉品味来看,很有喝茶的天赋啊。”
李建东又喝几口茶,和郑主任闲谈了几句后,终于说到正事:“郑主任,我今天来找您,正好跟农研所有关系。”
郑主任有些意外:“哦?你一个八级工,哦不对,你现在已经是车间主任了,你这个工人领导找农研所能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
李建东一五一十把要安排许大茂去农研所的事情说了一遍。
着重强调了,许大茂是一个非常非常有农业天赋的人。
郑主任对于李建东的话,还是比较信任的。
农研所本来就有,从地方招人才的规矩,只是让他帮忙引荐一下,也不算违反规定。
“建东,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不过我这个战友暂时不在北城。等他下次回来,我带他去找你,顺便见见你那个徒弟?”
郑主任既然这么说,那肯定不是推辞。
李建东感谢道:“那就麻烦郑主任了,到时候,您通知我一声就行,我带着徒弟一起来见他,不能求人,还摆谱不是。”
郑主任哈哈笑道:“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又喝了一壶茶,李建东告辞离开。
刚走出郑主任家大门,就听到脑海中响起一声提示音。
叮您的徒弟贾东旭,收徒葛大壮,徒孙获得提升将100倍返给您。
注意!您的钳工技能已满级,将无法获得经验反馈,自动转换为百倍钱物返还。
李建东脚下步伐一滞,没想到徒弟收的徒弟,也能给自己返还经验。
只不过,因为自己的钳工技能已经满级,所以,百倍返还经验转换成了,百倍奖励钱物。
李建东对钱物没有什么需求,贾东旭的这个徒弟对他来说帮助不大。
但是这个系统规则,让他十分兴奋。
如果许大茂和刘光齐等徒弟也收了徒弟的话,那他们返还给自己的职业经验,不也能翻倍了吗?
那直接两百倍经验返还,职业提升速度将比之前快一倍。
不知道徒弟是不是跟他一样,也只能收一个徒弟,或者只有第一个徒弟的进步,可以返还经验。
李建东打算回头找贾东旭谈谈,让他再多收一个徒弟试试,或者等贾东旭的徒弟出师后,也再收一个徒弟。
总之这对他很重要,必须得重视起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建东慢慢适应了车间主任的工作。
比起八级钳工,车间主任工作要操心很多。
尤其是那些6级7级的钳工师傅们,为了得到李建东的指点,主动申请来到了7车间,在李建东手下做事。
每天工作之余,都会找李建东请教操作上的问题。
如果李建东钳工没有满级,教他们操作,还能通过群体授课规则,获得10倍经验奖励。
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
郑主任那边还没传来消息,轧钢厂的春考日期却临近了。
大约是受到李建东指点后,受益匪浅。
今年报考6级7级的钳工,比前几次考级多了许多,甚至还有两名7级钳工报考了8级。
这让厂领导们兴奋的同时,也认可了李建东的工作。
“老易,你就听我一会吧,咱们先考个6级稳一下,等下半年再考7级。不然。万一失败的话,咱们又得拿半年的三级工资了。”
易中海家,李慧兰苦口婆心地劝易中海。
李慧兰很清楚易中海的实力,如果他真有信心,这几天也不会那么焦虑。
“你懂什么。”
易中海没好气道:“这次考核,李建东已经确定不去监考。我要是不趁这次机会考上7级,万一秋季考核他再监考,不是给我增加难度吗?”
“女人家的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易中海有些厌恶地看着李慧兰。
这个不会下蛋的老母鸡,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