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们常说的“靠海吃海”吗!我又继续向前走着,只见前面站着十几个人,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个小筐,走近一看每个筐里都有海产品,有鱼、虾、蛤蜊、螺丝等。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架着小船在近海里捞的海产品,也叫赶小海,然后拿到这里来卖。我好奇地问道:“蛤蜊多少钱一斤?”“4分”“这鱼叫什么名字”“鲅鱼”“多少钱一斤”“一毛”“虾怎么卖?”“3毛一斤”。还有许多是我不认识的东西,问了人家也听不明白,也就不往下问了。看着这些海鲜,我突然想到为何不买点海鲜然后让饭馆的人给我们加工一下呢?在这些海产品中我也只能买的起蛤蜊,五斤也才2毛钱。还记得上学那会,在什刹海、后海捞蛤蜊然后让我妈给我炒着吃可香了。说买就买,买了5斤蛤蜊放进一个草篓里捧回旅馆。潘老师已经起来了,看着我捧着这么多蛤蜊,笑着问:“你捞的?”“买的,四分钱一斤,这些是五斤两毛钱的。”“这么便宜,一会咱们拿到饭馆让他们给加工一下。”潘老师说到。“我也是这么想的。”饭点到了,我和潘老师提着装着蛤蜊的草篓向饭馆走去。到了饭馆说明来意,饭馆老板高兴的说:“没问题,我用蛤蜊给你们做成卤,再给你煮一斤面条,那不就是一顿海鲜面了吗。我要收一毛钱的加工费。”“我这些蛤蜊才两毛钱,加工费就要收一毛。”我自己嘟囔着。老板笑笑说到:“我这又是火又是调料的,再说这也是公家规定的呀!”过了一会,一大海碗的蛤蜊卤就端到我们面前,两碗白丕面也随着上来了,我和潘老师把卤一分,和自己的面拌在一起,这可是纯荤腥呀!我俩迫不及待的挑着面喝着卤,外带着嘬着小蛤蜊肉,真带劲呀!面条是我的最爱,海鲜则是我永远的喜欢。饭吃完了,天色渐暗,我们俩回到房间,有灯没电,旅馆发给每个屋两根蜡烛和一盒火柴,并说今晚两根蜡烛是免费的,用完再想要就要花钱买,据说是两分钱一根,火柴没用完不能拿走。为了不花钱买蜡烛,我们赶紧洗漱钻被窝暖和着。我和潘老师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聊着聊着就又回到吃的话题上,潘老师问我:“你下午不是说海边上除了卖蛤蜊的还有卖别的吗?咱们明天上午看看有没有卖鱼的。如果有那可就解馋了。“不知不觉中一小根蜡烛就快烧完了。我们怕夜里有什么事,就没点另外一根蜡烛。我们把蜡烛和火柴放在三屉桌上后,没聊多一会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我们吃完早饭就在街上转悠,街上没有什么人,海上飘着几只小船,海浪一次又一次地拍打着海滩,都溜达到船票售卖处了也没看到卖海产品的那些人。看来中午又得吃肉菜了,我俩继续沿着海边溜达着,走累了回到了旅馆,可我心里总是不甘心,我对潘老师说:“我再出去看看。”“行,你去吧,但是别走太远啊!”潘老师嘱咐道。我又一次来到这荒凉的海边,这回可看到了卖海货的人了,跟昨天一样,还是那十几个人。我赶忙回到旅馆叫上潘老师和我一起奔向海边。我们在那看了看后,潘老师问我:“想吃鱼吗?”“好呀!”我痛快的答道。摊上有好多种大大小小的鱼,有身体硬实的也有软塌塌的。我和潘老师不约而同看上一条鱼,后背黑灰色,肚皮灰白,肉滚似的鱼。潘老师问道:“这鱼叫什么?”“鲅鱼”“多少钱一斤?”“1毛。”潘老师回头看了我一眼,我深深的点了一下头。好家伙,这一条鲅鱼足足有两斤多,交完钱我们就快步走向饭馆,饭馆老板看到我们又来了,赶紧把我们迎进去,看到我们手里的鲅鱼说到:“这鲅鱼可不小,肉瓷实,一根大刺,吃起来过瘾。这鱼的加工费也是1毛钱,你们要是一顿吃不了没关系,存在我这晚上再过来,我给你们热热接着吃,放心不再收你们加工费。”说罢老板就去给我们做鱼了。没大一会功夫我们就闻见了做鱼的香味,又过了一会,老板端出来一个大海碗,里面放着一条剁成四段的鱼,满满一大碗,怪不得老板说吃不了可以存在他这呢!好多的鱼肉呀,就着火烧痛快的吃着,真美也是真噎的慌。老板看出我们的尴尬,赶紧给我们端上一小碗虾皮紫菜葱油汤,出锅时还点了点香油,低声告诉我们“免费的,赶紧喝一口吧。”吃不了,真吃不了呀!俩人一顿饭哪里吃得了2斤肉呀!老板把我们吃剩下的鱼肉用大海碗一盖放到了后面的柜橱里。吃饱喝足,肚子里有食,身子也暖和了,不想回旅馆只想遛弯消食。绕过饭馆往后走去,看到十几个人,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下海产品的干货。还有的人面前放着一个大床板,床板上放着十几个面口袋,里面放着大干虾、海米、蛤蜊肉干,还有一些柱状的硬不拉叽的东西,床板上还有一些咸鱼干,红亮红亮的,鱼肉都是透明的,连鱼刺都看得很清楚。在这些海产品中除了鱼、虾以外,大多数我都不认识,至于价格也都在大几毛到一块钱一斤。唯独那个柱状的海产品要卖到三块钱一斤。我忍不住问潘老师:“这是什么东西?卖的这样贵?”潘老师说:“这叫干贝,是扇贝里的东西,晒干了就成这样了,在北京是宴会的上等食材。你不买点东西带回家?”“您预备买点什么回去?”我反问潘老师。“我买点海米吧,才一块多一点一斤,回北京后拿海米炖白菜做汤可鲜可香了。”我心想我可没那么多富裕的钱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