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先撤为上,传令,退至东北!”
令下,邓当担忧吕蒙,便决定前去接应,却不见自己已被人盯上。
吕蒙在侧翼奋战,且身先士卒地逼近了枪阵,一手揽过数道长杆,另一手环首刀顺着脖颈横行劈出,一刀毙伤数人,随后麾下将士跟随,与甘宁军展开了血腥的肉搏战。
“阿蒙,撤了!”邓当大喊。
回应他的是一道银光,邓当本能一避,抬刀一挡,戟尖被偏斜开来,刺中了他的肩膀。
邓当伸手一抓,将肩头抽出。
同时甘宁挥戟,又割伤了他的手,险些让他手指尽数断掉。
邓当一咬牙,来人下手如此刁钻狠辣,针对性极强,多半就是甘宁本人。
只是月光只够看见攻击者高大的身影,却无法看清面目。
“既在此等甘某,又何必急着走,将命留下吧!”
说罢甘宁提戟再刺,邓当只得抬刀相挡,然而二者力道相去甚远,甘宁再度一戟刺在邓当铠甲之上。
“磕噌!”
护甲挡下了这一击,但巨力还是将受伤的邓当击倒在地。
甘宁一步踏出,正欲解决邓当之时,一柄环首刀突然架住了戟枝,距离仅差分毫,便可取邓当性命。
如此势大力沉的一击,令甘宁也是有些诧异。
他不由手下发力,戟柄却被一脚重重踹开。
甘宁一恼:既然你要保护,我偏先斩杀他!
于是昏暗中长戟一劈,却是嚓地击在地上,原先邓当躺着的位置,已空空如也。
“小贼!”
甘宁大骂一声,望见两道相扶的身影。
于是他一杵长戟,就地摸起一根长矛,使出浑身气力,对着那道佝偻背影就是投掷而出。
“噗呲!”
邓当一口殷红喷出,本就受伤的他顿时摇摇欲坠。
甘宁利落在地再度举起长戟,攻击周遭逃窜的江东兵士,直到大多数溃兵消失也夜色中。
他收拢兵马,正欲收拾最后一方伏兵,却发现后方的战斗只是浅尝辄止。
江东军见溃散了两支,另一支也麻利地遛了。
甘宁一举长戟,呼喝道:“大胜!”
“大胜!”
“大胜!”
甘宁军的骑兵与步军汇合,一起高呼。
同一时间,一道身影背对月色,正注视着前方的熊熊大火。
依托夜风,大火在陆寨快速蔓延,甚至还烧到了寻阳水寨。
建至一半的水寨中有依然有不少劳工,此刻正慌乱地打水灭火。
可即便周遭有取之不尽的水,这火也扑不灭。
“引蛇出洞!都督高明!这把火,令江夏这段时间的投入,尽皆付诸东流。”
“起三军征讨区区寻阳,已是胜之不武,江夏营建寻阳水寨,征的庐江人,用的庐江材,江夏何来损失,这明明是我江东的损失!”
部属无言以对。
“派人去接应朱治诸将。”周瑜又下令。
“都督不放心朱将军?”
“我是不放心甘宁。”
···
月色阑珊,在院中投下清影。
在寝屋与蔡蔻耳鬓厮磨一番后,诸葛巡打算吹灯歇息。
不过在此之前,他披着厚氅,径直前去书房,果然见屋内灯火还亮着。
“这小老弟。”
诸葛巡轻扣房门,旋即推门而入,便看见埋首书写什么的诸葛亮。
“三弟怎生不睡?”
诸葛亮抬眸,“兄长怎回来了?”
诸葛巡倚靠案台而坐,摊手在已经暗淡的盆火上感受一番,仅剩微微余热。
“三弟在写什么?”
诸葛亮没答,而是将帛书递了过来。
诸葛巡取过一看,首行二字赫然是“周瑜”。
好奇看了下去,原来是介绍周瑜状况的文字。
周瑜,字公瑾,籍庐江舒县,从父周忠,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三弟写这作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亮简单解释。
诸葛巡懂了,三弟这是在为取庐江做准备了。
孙策已死,让周瑜督外军诸事,也难怪三弟要将周瑜的名字写在第一个。
诸葛巡再往下看,皆是周瑜过往经历,以及在豫章之战中的一些表现,看着看着,诸葛巡不由发笑。
兴许是三弟正处于少年意气之时,寻常人难以入他的眼。
抑或是豫章之战中,周瑜的表现不够亮眼,以至于三弟对这个宿敌并不重视。
从描述中,诸葛巡十分清晰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诸葛巡还发现一点有趣的信息,周瑜竟被孙策表为江夏太守。
这种自表的东西,其实挺离谱的,就像刘表表他为章陵太守,也是自表。
唯一的区别就是章陵真的在刘表手中,而江夏,也在刘表手中。
甚至现在的豫章,也在刘表手中,所以豫章太守黄忠,才是正牌。
嗯哼,江夏太守,还没上任,表举人已经挂了。
“咦?”看到皖县,诸葛巡忽然想起一事。
“兄长可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