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听到他的话,侯经理满脸茫然,“潘家园有鬼市?”
陈凡愣了愣,“没有吗?”
侯经理,“有吗?”
陈凡,“没……”
他立刻干咳两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将第二支烟点,随后才笑道,“我也是听人说的。”
“哦。”
侯经理疑惑地晃了晃脑袋,“那应该是个小鬼市吧。”
陈凡眨眨眼,看着他问道,“您、不知道那地方?”
侯经理笑了笑,说道,“知道肯定知道,那地方以前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豪格的墓地,他家几代人都葬在那里,还分成老坟、新坟,占了好大一片地。
民国时期,有个山东来的、姓潘的窑主,在那里挖地烧窑,本来是想烧制琉璃瓦,可是那儿土质不好,只能烧砖,不过他烧的砖头质量不错,又因为同样的价格,砖量却比其他窑口稍多一点,终于打开销路,闻名四九城。
从此以后,那儿就被人称为潘家窑,后来又因为旧社会把那啥叫做窑子,便改名为潘家园。”
他说着抽了口烟,继续说道,“那地方因为烧窑,地被挖得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比挨了炮弹洗地的战场还惨。
是六几年的时候,开始在那里修建居民区,才逐渐把坑地填平,才有了现在的潘家园。”
解释完之后,他又疑惑地晃了晃脑袋,“可要说鬼市,我还真没听说过那里有什么出名的鬼市。”
陈凡张着嘴,眼里满是迷惑,原来是这样的吗?
他以前只知道潘家园,却不知道,潘家园发迹,其实是80年代开始,由于距离城区不远、交通便利,加那地方面积不小、却人烟稀少,不远处却有个大型居民区,便有不少人在那里摆摊卖旧货,这才引得各种各样的牛鬼蛇神过去摆摊,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
而潘家园市场,更是要到92年才统一规划修建。
所以啊,论名气,潘家园最大,但论历史,确实只能算小弟。
侯经理看了看他,说道,“还是那句话,鬼市的东西参差不齐,好东西比浪里淘金还少,您亲戚真有心收藏,不妨还是去文物商店购买,鬼市那地方,不叫逛,得叫趟,里面好东西不多、烂规矩却不少,如非必要,还是不去为妙。”
陈凡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嗯,我会跟他说的。”
侯经理笑了笑,说道,“难得陈同志过来小店,若是时间不急,不妨留张墨宝如何?!”
陈凡眨眨眼,笑道,“荣宝斋的字画,不会都是侯经理这么薅来的吧?!”
侯经理正抽着烟,一听这话,顿时让一口烟呛住,连着咳嗽好几声。
他赶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等喘匀气息,才无奈地看着陈凡,“小店的字画,自然是收购回来的,若是陈同志肯合作,我愿意给您开出顶格的收购价。”
说着比划了一个手势,“每平尺15块,启功、刘海粟、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也都是这个价。”
顿了一下,他又解释,“以前是60,后来中断稿费,直到去年才恢复,初步定了最高15元这个价。”
陈凡摇了摇头,“合作就算了,次画了幅画,这次就写幅字吧。”
侯经理一听,心里是既失望、又开心。
未能合作,肯定是失望的。
开心的是能白得一幅字。
如果可以选的话,他当然是希望能合作,如此一来,不仅能见识更多陈凡的画作,还能为单位创造利润。
现在白得一幅字,却只能和那幅画一样,作为镇馆宝贝之一,倒是不能售卖了。
人家看情面给的字画,谁好意思拿出来卖钱呢?
这样的东西,一般都是荣宝斋的非卖品,而且数量还不少。
无需陈凡动手,也没有叫人进来,侯经理亲自伺候笔墨纸砚。
好的丈二匹宣纸,就是画“江山如此多娇”用的那个,侯经理一拿就是十张,整整齐齐铺在桌子,再用青铜镇纸压好。
随后拿出一只品湖笔,又有乘端砚和一截罗小华墨条。
看见如此豪华的套装,陈凡也不禁手指头发痒。
他扭头看了看侯经理,笑道,“您这是打算让我写多少啊?”
侯经理面不改色,嘿嘿笑道,“您爱写多少写多少,若是纸不够,我再拿!”
说话的时候,已经往砚台里舀了一勺玉泉山的水,拿起墨条研磨。
陈凡嘴角微抽,我是这个意思吗?!
不过他也没多说,等墨汁成形,拿起毛笔,用笔尖触碰了一下指尖,熟悉了毛笔的坚硬程度和松散度之后,便准备下笔。
丈二匹宣纸,长367厘米、宽144厘米,专门用于大幅作品创作。
这种纸,陈凡之前从来没买过,也没在这么大的纸作画,不过在他的眼里,纸再大、大不过大地,只要心中有格局,无论多大的纸、又或者多小的纸,他都能用。
他先将纸打横,随后拿起毛笔落下去。
这一次陈凡的速度很慢,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作画。
侯经理先是一愣,随即目不转睛盯着画纸,在一旁看得是神采飞扬,同时还不忘了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