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得知南流江入海口淤塞后,朝廷亦是拨款十万银元疏通河道。
苏灿神秘一笑,却是十分肯定地道:“不论是这块大陆的黄金,还是印加王城的黄金土豆,我要让朱祐樘一样都得不到!”
朱祐樘自然不可能姑息养奸,当即对都察院的奏疏进行批示道:“不管涉及到谁身上,必须给朕严查!”
其实改变最大还是教育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走进了学府。
在外交政策上,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宗主国,而且还将手越伸越长,越来越多的国家臣服大明。
虽然他早已经意识到弘治其实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但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少年继位的帝王能够做到这一步。
刘忠自然看到陈坤那股得意劲,只是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
苏灿现在自然不会将问题归咎到自己身上,便伸手抚摸苏忍的脸道:“你还小,有很多事情,等你成长会慢慢懂的,而且所幸我当年选择了背叛大明!”
在贸易方面,大明凭借着自身的产业优势,跟着各国进行交换,从而换取各国源源不断的资源。
大明朝廷越来越重视科技,除了水泥井、尼龙扣衣服和蜂窝煤越来越普及外,亦是出现了不少新鲜的事物。
若说最有价值还是如今的美洲总督郑永竟然是神盾营那个疯子张永,此次过来前才得到皇帝的赐姓。
啊啾!
正是弘治皇帝的治理之下,不仅大明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而且大明王朝的国力越来越强大。
是啊!若不是他父亲背叛大明,那么他们又如何谈报仇?
现在朝廷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好,跟这个最高会议脱不了干系,越来越多的高级官员能够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来了。
虽然陈政并不是六部尚书,但自己前些年便已经表彰了陈政的功绩,所以他得到了正二品的虚衔。
现在谁都晓得大明已经恢复太宗时期的国力,甚至比太宗时期还要更强,起码太宗时期没有不需能点火便发射的火铳。
虽然刘忠比他更早担任尚书,但农业部终究是初创衙门,而且重要性明显要低一些,所以位置在传统六部尚书之下。
像兵部增设武职侍郎,现在的兵部侍郎出现了武勋的身影,一些为大明立下汗血功劳的武勋亦是能够来到这里参与国家大事。
在贾俊被破格调入内阁后,皇帝便让他回来接替张珅所留下的工部尚书的位置,成为传统的六部尚书之一。
苏灿的眼睛闪过一抹狠厉之色,抬头望向西北方向道:“放心好了,我一定要让大明皇帝付出代价,让他为这个决定后悔终生!”
桌面上是两京十三省的奏疏,每日处理政务已经成为了固定的生活,只是处理起来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处于和平环境之下的大明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整个社会迈向文人所描绘的盛世。
正当这里的各方势力随时爆发战争的时候,太平洋另一面的王朝显得蒸蒸日上。
随着国力的节节攀升,而今邻国没有了威胁。野人女真正在慢慢汉化,海西女真四部学习华夏农耕,而蒙古的满都海连儿子都送到京城。
陈坤的小眼睛一扫,对旁边的刘忠挤眉弄眼,而后坐到属于他工部的位置上。
由于京津铁路对生铁的需求量过大,所以朝廷对前来的使臣团进行威逼利诱,让周围的藩属国向大明提供生铁,从而缓解大明生铁的压力。
在军事上,大明的军队从北边打到南边,不仅收复关外的建州,而且还将海西三部、朝鲜的参治岛和日本的九州岛纳入版图,去年更是绕道印度洋突袭白古国等。
郭镛站在下面的虚座前,亦是按着流程道:“圣安!诸位大人,请入座!”
如此的豆腐渣工程,亦或者根本只是一个形式工程,这里自然是存在着贪腐等问题。
他原本确确实实是因为贪欲才背叛大明,只是大明皇帝因自己叔叔的谋逆而诛杀自己家人,便已经没有丝毫的负罪感,更是有着浓浓的恨意。
在教育方面,朝廷以国子监和京卫武学在基础,逐渐扩展到各个学科,培养着越来越多的人才。
在经过自己的俸禄改革后,而今高级官员的俸禄大幅提高。若陈政仍旧管不住自己的手,敢将手伸向工程款的话,那么自己亦不会念旧情了。
朱祐樘已经蓄起了漂亮的胡须,手里正拿着一根狼毫笔,感受到东边吹来的风,当即打了一个重重的喷嚏。
特别朝廷正热衷于前往美洲大陆掘金,即便是没有任何功名的人,只要能够服务于舰队,同时可以得到官职。
经过这些年的新陈代谢,六部侍郎的年轻面孔是越来越多,即便尚书一级同样出现了不少新面孔。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将刘忠改任农业部尚书后,而今的六部从七部到八部,再到现在已经有了十部。
不管社会如何向前发展,这反腐工作始终是一项重大的工作,甚至是亘古不变的难题。
一旦大明目前所修建的明缅公路落成,那么大明王朝的版图便可以直达印度洋,成为称霸三洋的超级大国。
时值六月,京城迎来了一个盛夏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