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让工人慢性中毒,很多接触苯的工人都需要定期去疗养院疗养。”
“要是生物发酵的办法能够替代化学制备的办法,既可以降低成本也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张海洋有一些明白了,“还是周晓白你懂。”
“罗芸你估计是只有半桶水”
罗芸翻了个白眼,“你管我几桶水,反正我们的项目取得了突破。”
“还说我呢,你们那么简单的项目不会是没有进展吧!”
张海洋听得想跳脚,“什么叫简单!”
“我一个人要负责3000多个快4000个生产大队,你以为很容易的事!”
“要是让你来负责,估计你两下就抓瞎了。”
罗芸挑刺道:“你不是还有郑桐和袁军两个哼哈二将么?”
“而且只是花钱而已,你去大街上问问,有谁不会花钱的。”
现在是项目的初期,工作确实不多,就是通知各个生产大队,可以申请维修资金。
整个项目其实还挺复杂琐碎的。
收到生产大队写的大概的一份维修计划,张海洋要根据前期调查资料审核。
维修计划通过了审核的,银行转账发放资金,后续检查验收施工结果。
没通过审核的,让生产大队修改内容后交上来再审核。
不管审核还是验收,做起来都不容易。
张海洋很是不满的说道:“喂喂喂,我发现你这人超爱抹杀别人的功劳。”
“给港城的信是我带着人字斟句酌几易其稿才写好的。”
“写信之前跑教育局,写信的时候跑银行、跑邮电局,都是我带着人跑下来的。”
“没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即使别人好心捐钱了,我们能不能拿到钱都还要两说。”
张海洋这话没毛病,罗芸当然是不会承认的,转移话题说道:“话说港城的人真友好。”
“只是写了一封介绍中小学情况的信,他们就直接打了100万元过来。”
周晓白听李铭说过缘由,“是刚好遇到了一家公司和我们签了一个大订单。”
“他们捐100万元也是希望我们好好供货,不要给他们拖后腿耽误了他们的生产。”
张海洋猜测道:“你是听李铭说的吧?”
“嗯。港城的公司和我们签了一份8000万元的猪肉采购合同。”
周晓白还夸奖道;“能新增这么多猪肉用于出口,张海洋你去年冬天举办的猪饲料培训班占了很大的功劳。”
工作成绩被贬低的时候着急争辩,真被夸奖了,张海洋又装模作样的谦虚道:
“主要工作还是大伙一起努力完成的,我个人也就是打个杂、跑个腿而已。”
罗芸质疑道:“话说,你现在是打算溜号去哪?”
张海洋回怼道:“你才溜号呢。”
“维修计划用寄信的方式耽误时间,我打算把参加调查活动人集合起来,让他们去公社、大队通知一声,顺便指导编写维修计划。”
“各个生产大队的维修计划书统一交到公社,然后我们再下去收上来。”
“这样子操作可以减少来回反馈的时间。”
张海洋懒得给罗芸解释,这些话是说给周晓白听的。
周晓白叮嘱道:“你要叫他们去乡下的路上多注意安全。”
张海洋打保票道:“你放心吧。他们都是两个人一组,出不了事情的。”
不重视是正常的反应。
京城现在安全风险最高的地方是学校里面。
除了当事双方,其他人的安全风险来自于被两伙人的火并所误伤。
普通人来讲,除了街面上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多了些,其他治安暂时还没问题。
周晓白再次强调道:“我说的是要他们注意交通安全。”
张海洋认真说道:“我会提醒他们的。”
乡下道路,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常态,这个提醒很有必要。
下午4点钟。
周晓白在家打电话给李铭报喜。
“我们出的2万块钱经费让整个研究小组有财大气粗的感觉。”
“你弄来的国外资料也让研究小组少走了好多弯路。”
“但是还是试验了888种样品,每一种都进行了分离、培养、发酵、筛选、鉴定,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株菌种产有大量的古洛酸。”
李铭能从话筒里听出小美女的喜悦之情,不过他不太了解具体的技术,“现在这是算成功了吗?”
周晓白软糯的声音煞是好听,“还没有呢。”
“只是找到了继续研究的方向,还需要做大量的实验。”
“后面的实验成本更高了,听他们说发酵一次就要几百块钱,要是上大罐培养,一次好几千块。”
李铭微笑道:“这后面的实验,让制药厂去申请研究经费。”
“我们的钱经不起这么大成本的折腾。”
周晓白甜甜的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李铭哈哈笑道:“这么称职的小管家婆让我太喜欢了,爱死你了。”
听得多了,周晓白连小脸都没有红一下,心里自然是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