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的饲料肯定要有差别,而且国内暂时没有那么多粮食拿去做饲料,只是参考意义。”
娄晓娥随便他胡乱施为,“那就简单了。”
“加拿达、澳洲的小麦真便宜,船运刚到港口,港城的面粉价格就已经有微微下跌了。”
李铭随口点评道:“地广人稀嘛,撒一把种子不管不顾,干等着秋天收获的粮食都饿不死人。”
“更何况他们有石油可以搞机械化的大农场,有充足便宜的化肥,产量不低。”
“人少吃不完也就可以大量出口低价粮食。”
娄晓娥顺嘴说道:“人口真不多,澳洲才1千来万人,也就三个港城的人口而已。”
“加拿达的2千万人也多不了多少。”
李铭感叹道:“真是便宜了他们。”
“不能便宜了他们!”
娄晓娥奇怪道:“什么不能便宜了他们?”
“那么大一片土地,全给他们了,你说是不是便宜了他们?”
娄晓娥疑问道:“那是人家的地方,总不能去抢过来吧?”
李铭反问道:“为什么不能抢?他们抢了当地土著的地盘,我抢他们的地盘有什么不可以的?”
“只许他们抢别人的,不许别人抢他们的,没这个道理。”
1967年这个时候,澳洲还在讨论土著‘是不是人’,土地更是不可能有的。
只有一面旗子在镁国、加拿达、澳洲这些渣渣们手里,自油。
另一面旗子暂时还在我们的手里,民注。
虽然我们经济落后很多,但是我们是积极主动的一方,因为那些渣渣确实理亏。
这也是会有剑桥五杰这样的人才冒出来的原因。
李铭现在也很理直气壮地的,我们不是人多地少么,可以去那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嘛。
村与村之间都有各自的利益和矛盾,不管以后国家关系如何,减轻了紧张的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就是个大好事。
澳洲,要是移民1000万人过去,可以把当地的人都给它换了一轮。
正经的途径肯定是不可行的,歪门邪道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刚好,李铭的歪点子很多。
娄晓娥抓住他越来越过分的大手,“你又有什么打算了么?”
“澳洲、加拿达不是没人么,我打算好心帮他们一把,给他们送点人过去。”
娄晓娥越听越迷糊,“我们帮忙送人过去?送过去干嘛?种粮食么?”
“是啊,我打算在澳洲买一大片的农场,招募一大批人去那里种粮食。”
“澳洲的粮食已经够多的了,价格还很低,你有什么办法盈利?”
“我就没打算赚钱,招人过去种粮食,只是个借口,实际是移民过去。”
娄晓娥迷迷糊糊地的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好事做多了,李铭做什么事情她都不会觉得有什么意外的。
“人家澳洲会同意咱们招人过去么?”
李铭抽出手,捏了捏她娇嫩的小脸蛋,“明面的不许咱们去,咱们可以来暗的。”
“湾仔那个阿海,不是占了更大一块地盘了么?要养的小弟更多了吧?偷渡业务估计他很愿意干。”
娄晓娥提醒道:“我听人说,港城离澳洲很远的,即使是偷渡的路费也不便宜吧!”
李铭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蹭那些远洋运输的货轮,运送的人数多,成本应该便宜得很。”
“离让黄福义打听澳洲的地形,西边的城市、城镇。”
“先从一个小地方入手,先从几百人开始,再慢慢扩大。”
把人运去澳洲挖矿就很好,他的小世界缺各种物资呢!
这是娄晓娥熟悉的事务,“黄福义的英文只懂几个单词,估计是打听不到详细的。”
“我安排其他人去查这个资料。正好港城最近很多人要移民,打听澳洲的事也不会显得奇怪。”
李铭同意道:“也可以,你看着安排。”
他办事向来稳扎稳打,之前的高产农作物也是再三实验确认没问题了,才开始更大面积的实验。
“这事不着急,慢慢来。嘿嘿嘿,咱们俩先办点正经事。”
“你的正经事向来不正经。”娄晓娥嘴上这么说,她自己的小手也很不老实。
“说的好像你不想一样。”
“要死啊你!”
“等会儿要死的是你。”
。。。
亭亭玉立
。。。
三日后。
上午。
向阳花大队罐头厂。
李铭和高队长等人正在巡视生产情况。
家具厂和罐头厂的负责人高建德介绍道:“昨天已经给石璟山送去了5000瓶桃子罐头。”
“现在制作的罐头都是准备给红星轧钢厂的。”
李铭关心道:“水果来源没有问题吧?”
高建德认真回话道:“没有问题,已经提前谈好了的。”
“挑的时候都是挑的好果子,坏果、烂果,我们都没要。”
高队长补充道:“58年种的果树,现在正是结果子的丰产期,不会缺水果。”
前人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