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一修又要好几块钱,张大妈估计又要跟你唠叨。”
秦淮茹有些小得意,“我每个月给她10块钱让她存着养老,她现在不爱唠叨了。”
“呵呵,她还挺知足的呀!”
秦淮茹不同意道:“阎解成才给他爸妈每个月7块钱。”
“我给她一个人就有10块钱,还是纯养老钱,平常吃饭吃菜也没有亏着她,她还有什么好不知足的。”
7块钱还是李铭给帮忙涨上去的,原来是5块钱。
改得差不多了,李铭把稿纸整理一起,留着待会儿誊写,“那你的钱够不够用哦?”
每个月2000给的是港元,金瓜子也不可能拿出来用。
秦淮茹开心道:“够用,我现在经常不用买菜,钱都省着呢。”
她常常从小世界带菜、带面粉回中院,最大一项生活开支相当于没了。
吃完冰淇淋,秦淮茹这才开始说起正事,“第二批去香肠工厂学习的人明天回厂里。”
“还有两天就要正式投产了,两天时间安装调试机器能来得及吗?”
李铭伸了个懒腰,“那些组装的机器都试过了能开机了,没什么复杂的机器,调试时间绰绰有余。”
会客桌面上有些水渍,秦淮茹拿起抹布把桌子擦干净,“陈国栋科长那里有好多电话催着要火腿肠呢。”
“反响这么好,加工厂都不用发愁猪肉来源了。”
李铭点破道:“天气炎热,猪肉不放进冷库里保存不了多久。”
“那也是不用担心缺原料了。我刚才已经去加工车间绕了一圈,把消息告诉了她们。大家都很振奋,迫不及待的想开工生产。”
秦淮茹继续畅想道:“1斤猪肉能做12根火腿肠,给他们8根火腿肠,咱们还能有4根。”
“一天400斤猪肉做它4800根,加工厂还能剩下1600根。”
“一根1角钱,一天就是160块钱,一个月有4800块钱。”
火腿肠的出厂价定在了8分4厘一根,加工厂已经申报上去了,还没有批下来。
商品的定价不是工厂说多少就多少,是需要审批的,这种时候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批下来。
猪肉和火腿肠的置换工作,加工厂暂时不合适直接参与,是轧钢厂和其他厂按1角钱来交换的。
红星轧钢厂跟下属的火腿肠加工厂具体怎么算,那是内部问题。
李铭被秦淮茹的小算盘逗乐了,“各项损耗不要算啦,其他材料不要钱呀,电费不要钱呀,不要发工资呀。”
“还得辛苦傻柱他们去那些工厂的食堂帮忙炒菜。”
培训了几名轧钢厂的厨师,到时候派去各家工厂帮忙炒菜,培训指导对方的厨师。
秦淮茹不服气的说道:“我们每天又不只生产400斤,生产1000斤就有更多了嘛。”
李铭瞪了她一眼,“这样的置换只是确保我们的产能每天至少有5000根,先保证不会亏损。”
“尽量多弄到五六角钱一斤的猪肉,加工厂才有利润积累,才有钱建新厂房。”
秦淮茹也知道自己无理取闹了,改问道:“你前几天那份香菇出口的计划书怎么样了?”
李铭没有说走谁的门路,“写好了,还没找到机会交上去。”
“香菇菌棒现在还在长菌丝,估计要下个月的月初才会转色,转色了才能放到出菇棚里催出香菇。”
“下个月的月中有小蘑菇冒出来了才更有说服力。”
秦淮茹惋惜道:“要是能再长快一点就好了。”
李铭失笑道:“这已经够快的了,有的菌种长菌丝就要三个月。”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也是下午。
城西。
创新技术研究所。
前些天李铭把东配殿的泡面研究室合并到了入门大殿的调味料研究室,改为《食品与添加剂研究室》。
东配殿已经改为了《钟表研究室》。
张海洋刚回食品研究室,喝了一大碗李铭从城西小院带来的酸梅汁。
“今天34度的高温,晒死人了。”
周晓白询问道:“钟表维修师傅找到了吗?”
张海洋一边扇扇子一边回话,“找着了。”
“一老一小两个人,老头是已经退休三年了的老师傅,年轻的是还没出徒的学徒工。”
罗芸纳闷问道:“怎么老的老、小的小,没有正常点的人么?”
被指摘,张海洋忍不住连珠炮的反驳,“你不知道钟表师傅有多么吃香呀?”
“拆洗擦油一次就要两块多钱,发条两块多钱,还有外壳、玻璃、摆杆、表带,林林总总的修换。”
“他们不知道有多舒服。我能找到两个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学徒工还是跟的师父有问题,师父被赶回乡下老家了,他才想着来我们这兼职赚钱养家。”
周晓白直截了当的问道:“有留下了联系方式吗?”
张海洋回答道:“我把这里的地址、公共电话号码给了他们,他们也给我留了公共电话的号码。”
“那个什么石英机芯的手表真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