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领。这副食店是常来,但是他也没有买定额的记性。
他这是特例。这时候的人们买芝麻酱、大酱、花生、瓜子等都指望定量。
甚至豆腐也有的是按副食本放票购买,买的时候还得早早去排队抢购。
李铭干脆把这些琐事交给秦淮茹去处理,毕竟有额度不买也是挺异常的。
晚上,傻柱还把易中海叫上了,以及傻柱旁边左耳房住户袁万顺。
袁万顺是酱油厂工人。最近酱油厂一直在改造,把原来的化学酱油车间改为酿造酱油车间。
除了国家拨款买设备、材料,酱油厂的工人们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垒灶台,建造麸室、酱胚池,平整酱缸的摆放场地。
以厂为家一个多月,袁万顺酒桌上聊起这些酱油厂改造的事情,那是斗志昂扬,激情满满。
傻柱除了能做菜其他啥都不太懂。
易中海明哲保身的习惯,不大多说话,也就随声附和,总缺了那么点意思。
倒是李铭讲了京城日报对酱油厂工人的报道,表示深受鼓舞,让袁万顺很是对胃口。
李铭能关注到这个事情,还是因为对化学酱油这几个字的敏感,不然他也记不住。
袁万顺对这个四合院新住户也很是夸赞。
两人商业互吹,倒是成了酒桌主角。
由于明天是星期日,几人就喝得比较晚,幸好李铭带了两瓶啤酒来,不然傻柱的酒都不够喝。
不管上谁家喝酒吃饭,李铭就没空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