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虑。”
说罢,张叔夜眉头一皱,又道:“王爷,反倒是你那周国皇女、金国皇后,能在虎狼穴中活下来,必是极为坚韧之人,王爷需小心她为金国太子出谋划策”
“此事不用多虑。”陈初含糊解释一句。
可张老大人却对陈初的回答非常不满意,直勾勾看着后者,想听听陈初为何这般笃定皇后不会帮助太子。
毕竟她想坐稳一国皇后的尊位,必须依靠完颜安。
为了让七十多岁随行奔波千里的老张大人安心,陈初只能实话实说道:“那完颜亶,正是皇后亲手所杀”
“!”
张叔夜猛地睁大了眼睛,随后自言自语道:“不应该啊!金帝虽病重,却也是她最大的靠山,她何故自毁依仗”
看来,老张大人平日不爱打听八卦完全不知道皇后娘娘有了新靠山,这新靠山可比日暮西山的金帝可靠多了,还比金帝年轻、比金帝强壮、比金帝技术好
陈景彦似乎听到些风声,看向陈初的眼神颇为不悦。
气氛正尴尬间,却听守在门外的亲们轻叩房门后禀道:“王爷,夫人来了”
来南京的家眷只有阿瑜一人。
小金鱼来的真是时候,刚好为陈初解了围。
陈景彦闻听女儿到来,随即收回了审视目光.对于老陈来说,这种事本就不算大事,男人嘛,只要成就大事,有几桩风流韵事算个甚。
少倾,阿瑜亲自拎着食盒走了进来,按照年龄尊长先后朝三人一礼,这才柔声道:“张大人、爹爹,夜深了,我让后头炖了银耳汤”
陈景彦看着懂事的女儿,不由老怀甚慰。
倒是那张叔夜还在苦苦思索柴圆仪为何会亲手害了完颜亶的性命,竟忘了回礼。
“张大人,小女亲手炖的汤,来尝一尝吧。”
直到陈景彦笑呵呵开了口,张叔夜才如梦初醒一般,猛地一拍椅子扶手,像是想明白了什么,大叹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皇后娘娘心怀家仇国恨,甘愿忍辱负重多年,才会这般!奇女子啊!谁道商女不知亡国恨?此女毕竟是皇家苗裔,巾帼不让须眉!”
他突然嚎了这一嗓子,吓得陈初和陈景彦齐齐停止了喝汤的动作。
就连阿瑜也一脸疑惑的看了过来,她自然是知晓柴圆仪的,蔡婳却没给她讲过柴圆仪和自家叔叔之间的事。
可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亲卫又来禀道:“府外有一名自称是徐德海手下的内侍求见。”
近几日,因金帝大行,宫内颇为忙碌。
陈初还以为有了甚变故,忙让人将那内侍带了进来。
来的是位小黄门,约莫只十七八岁,大概也是头回出宫办事,见屋内一堆人却还是实话实说道:“禀王爷,皇后娘娘有口信带给您.”
不是徐德海的人么?
怎么又变成了皇后娘娘的口信?
陈初一瞬间便察觉到了不对劲,下意识瞟了阿瑜一眼,可阿瑜十分敏锐,不待陈初开口阻拦,便抢先问道:“皇后娘娘带了甚口信?”
那小黄门也是憨的,直接道:“皇后娘娘说,寝宫尚未落锁,王爷今夜几时过来”
“.”
“.”
“咳咳咳”
方才刚刚大赞过皇家苗裔心怀家仇国恨、甘愿忍辱负重的张叔夜一阵剧烈咳嗽后,愕然看向了初哥儿。
“咳咳咳,你回去告诉皇后娘娘,今夜本王便不过去商议国家大事了。”
陈初不自在看了看岳丈和阿瑜,继续狡辩继续解释道:“都是为了国家大事,没日没夜操劳,哎,深夜了,大家各自回房歇息去吧。”
老陈男神式‘呵呵’。
“王爷需留意身子,若操劳过度,坏了身子,妾身罪过便大了.”
还是人阿瑜,十分给面子的配合一句,却有点意味深长。
倒是那闯了祸的小黄门,还站在原地眼巴巴望着楚王人家都说,王爷大方的很,前两日来带口信的人都得了赏,今夜好不容易轮到了自己。
楚王怎还不赏我?
“你不走还等我留饭啊?”
最终,楚王赏了他这么一句。
依礼制,皇帝驾崩至少停灵二十日、多则三月,以待各地官员、各国使臣前来祭拜。
但陈初可没功夫等上那么久,在他的授意下,张浩、韩尝、高存福等金国官员与皇后商议后,决定停灵七日。
五月十八日,出殡前一天,陈初率天策府众属臣前来祭拜。
“齐国枢密使、楚王;周国枢密使、晋王,前来吊唁”
随着殿外太监一声高诵,俱披素缟的大安殿内登时一滞,连摇头晃脑诵着《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和尚们似乎都顿了一下。
张浩、韩尝等重臣已急忙起身出迎,而更多人则不由自主勾头往殿外看去,想要一睹这位当世枭臣模样。
陈初是外臣,自然不用着孝,但为了应景,还是穿了一身素色襕衫,头簪白玉冠。
在张、韩等人簇拥下,陈初甫一入殿,便引起一阵低低的窃窃私语声.众人实在无法将这清新俊逸的郎君,和一肩担两国枢相的天下第一权臣联系起来啊!
张浩、韩尝等人年纪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