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伐谋(3 / 4)

秦军的大溃不可避免。

老将王龁被败军裹挟,好不容易在水军的配合下逃到了邓城。

出征时的二十五万人,回来的却不到一万,王龁羞愤交加,大吐了一口鲜血,昏迷不醒,三天后离世。

历史上的王龁,其实就是在秦始皇三年离世。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齮死。

王齮就是王龁。

但王龁在这个时候死,对秦军的士气打击却是致命的。

开始的时候,大虞并不知道王龁昏迷、身死的事,但从秦军进调度失据上,还是多少能够察觉出一定的问题。

只可惜,秦军的水军是真的胆小,宁愿壮士断腕,也不与蒋钦所部决战,这让大虞一举歼灭秦军水军的策略落空。

亲眼目睹了王龁战败经过的王龁副将王约,只得接过了守卫邓城的重担,但他却对秦锐士,尤其是新训练的秦锐士极度不信任。

然而,不信任也没办法。

王龁出战的时候,只给邓城等地留下了两万秦锐士,其中有一万五千人是入编的秦锐士,锐士老卒只有五千。

这些人,王约不得不用。

王龁倒是带回了七千左右的败兵,但也鱼龙混杂,且但就裹挟主将逃跑这一点,王约就有理由把他们全部处死。

只可惜,这个时候王约也不能够这么做。

王约只能够将王龁的尸体和战败的情报一并送到咸阳,向咸阳请求援军。

作为一个老秦人,他倒是有死守的勇气。

王龁战败、身死的消息传到咸阳,咸阳朝堂一时失语。

秦王嬴政刚继位的时候,有三个辅政将军,分别是蒙骜、王龁、麃公,王龁算是这段时间军中的第二人。

然而,就秦始皇继位的这短短几年间,蒙骜长子蒙武战死,军中第三人麃公战败身亡,如今军中第二人王龁又惨败羞愤而死,秦国一时间竟然有种战将凋零之感。

祸不单行。

王龁死亡的消息传来没多久,秦国另一员大将李崇死亡的消息也传来了。

李崇是李牧的亲大伯,年纪已经很大了,又被侄子李牧击败,脸上挂不住,所以终究没有撑过去。

他的儿子李瑶、孙子李信只能扶灵守孝。

二人更是发誓与李牧誓不两立。

吕不韦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立即命令内史腾总领南阳郡、南郡军事,并与赵姬达成一致,派遣大将白竭领兵前去救援。

至于救援所需要的人口、物资之类,吕不韦又瞄向了罗网提供的情报中的那些“富户”身上,这些不久前帮助军中将领、士兵捐献粮食、加官进爵的“富户”,似乎有私藏兵甲的嫌疑。

吕不韦并不会把所有人都一棒子打死,但是那些与邓之战中失联的那些心培养的秦锐士等有关的富户,吕不韦却一个都不想放过。

经过一番政治斗争,这件事最终由吕不韦自认的自己人李斯以及赵太后的手下内史肆主持,在罗网和秦军等的配合下,共同行动。

这次行动,在赵太后、徐庶等人的有意扩大下,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共处理了两千多个战争代行者,徐庶等大虞人员斩首的就超过千人。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很多战争代行者的部队进行了叛乱,但零散的叛乱面对雷霆一击的秦军根本就翻不出任何风浪。

经过对着两千多个战争代行者所拥有的的三千多座小城邑的掠夺,大秦又狠狠的回了一波血。

大秦得到了大量的奴隶、粮草、财富,大虞则干掉了大量战争代行者,可谓是双赢。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火,秦庭的增援与应对并不能够飞奔到邓城,邓城的情况也越来越危机。

就算是以诸葛亮、岳飞、赵云、张郃之能,也没有办法轻松攻占襄阳,他们的策略还是围点打援。

为了达到这一策略,大虞再次对秦国的水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在不惜代价的进攻之下,秦国残存的水军只能够死守邓城水寨,将汉水的制水权拱手相让。

大虞军随即在樊城筑堤堵水开挖水渠,做出水淹樊城的姿态。

邓城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并不适合水攻,但樊城却不然。

水攻樊城的可能性极高。

如果王龁没有死,那么就算是王龁惨败一次,樊城守军也不至于完全丧失信心,但王约竟然没有隐瞒王龁死亡的消息,还将王龁的尸体送往咸阳,这就让樊城上下彻底惶恐。

如今,主力惨败、王龁身死、邓城被围、援兵未至,敌军又一副要水攻的姿态,顿时让樊城上下人心惶惶。

距离白起水淹鄢城的事可还没过去多久,离得鄢城不算远的樊城上下,自然知道水攻的惨状。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从樊城北部出现了一直挂着太史大旗的“韩”军。

樊城上下当然知道,名义上属于韩国的太史慈、乐进所部这几年一直在骚扰南阳盆地,不久前还击退了南郡太守内史腾。

如今太史慈所部出现在这里,是不是意味着南阳郡已经出事了?

南阳出事,那他们这里自然就不可能再有援军,自然就是一片死地

最新小说: 技能无冷却?我化身亡灵天灾! 明凯啊,你这么懦就回家养猪去吧 百岁大爷网恋奔现,我真是00后 我今来见白玉京 佣兵我为王 传道授业,徒儿全都不对劲? 异界灵师 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摊牌了,冲喜小可怜是真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