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算盘打得很好,毕竟截止目前为止,东营从大华公司拿到的用工指标已经超过了1万个,穆思远上次德州一行,杨默又分给他了1.5万个;再加上杨默手里面如今还没分配出去的3.2万个,加起来就是5.7万个。
虽然说距离本年度的7万个用工指标还差了一小截……
但你别忘了,钻探公司那边也分到了将近一万个用工指标,本就存在着用工荒的他们拿着这些指标可没啥用,与其拿去给其他单位做人情,不如让指挥部这边出点好处,把这些指标转过来——如此一来,今年的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
除此以外,大华公司又不只有杨默一个人能创造就业岗位,目前正在重组和启动的项目可是有近百个呢,就算其他人不可能如同杨默似地整出那么大动静来,也不是所有项目都能成功,但加在一起,创造个万把两万的新增岗位总归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当然,更重要的是……
如今才刚刚五月,今年连一半都没过去呢,如今杨默已经回到了副总的位置上,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这家伙总归不可能什么动作都不做吧?
所以在穆思远的想象中,如果能后续能在会上争取一点支持,而一切又都如他所愿的话,东营这边能拿到的就业指标,应该在十万个左右。
这不但可以超额完成今年的任务,也会极大地降低明后年的分流工作难度……要知道,按照原本的计划,第一年虽然需要分流7万职工,但第二年却只需要分流四万,后年更是只需要分流三万,然后每年持平。
因此对于他来说,头两年才是生死的关键,只要能顺利解决头两年的职工分流问题,那就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有了大华公司一众项目在滚雪球,这么多钱砸下去,两年以后,总不可能不至于连3万个就业岗位都创造不出来吧?
………………
杨默自然明白这位准岳父的想法,如果从本位的角度来说,穆思远提的这个请求并不算很过分。
毕竟大华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指挥部,准确的说是来源于穆思远等人的争取。
如果穆思远保不住他的位置,大华公司以后想要分配到特别资金无疑不太现实,甚至可能直接撤销或者重组。
本都保不住,大华公司都没了,那么手里捏着再多的弹性用工指标也没什么意思。
只不过杨默想了想后,还是缓缓摇了摇头:“穆叔叔,不行,上半年的这些指标不能转给您!”
穆思远眉头一皱,有些不满地看着他。
自己今天把你直接叫进书房来的意思已经够明显了,两人马上就要成为翁婿,变成一家人了,结果岳丈遇到了大麻烦,你这个当女婿的竟然还是不出手帮忙?
那我要你这个女婿来干嘛!?
杨默见状,苦笑一声:“穆叔叔,真的不是我小气,也不是我不肯帮你,而是这些用工指标……真的不能转给你啊!”
“穆叔叔想必也跟各地的主管单位打过交道,应该知晓他们的心态……在德州这种待岗停薪工人本就为数众多、周边村民收入也偏低的地方,将原本承诺均匀分配给本地居民百姓的用工指标收了回去,会让他们恼羞成怒的……毕竟你也知道,像德州、兰陵这种老工业区,主管单位也需要这些用工指标去开展工作。”
“如果一开始没有跟他们达成统一意见还好,他们只是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而已,但我上次拜访叶常务的时候,已经向他承诺了此事,用于争取DZ市主管单位的一些支持,如果现在反悔,两边立马会翻脸不说,大华公司以后如果还想获得本地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那就难了。”
说到这里,杨默很认真地看着穆思远:“穆叔叔,你也知道,大华公司才是指挥部完成职工分流工作的最大指望,为了一时的困难就把大华公司置于囫囵,不值当……而且您别忘了,毛熊国那边情况越来越不妙,国内的群众也很有些人心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维稳才是各地主管单位的天字号任务,一旦我们这么干,德州那边的反弹力度,绝对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穆思远自然知道他在说什么,也自然知道德州那边的主管单位会拿这些用工指标去如何开展工作,当下阴沉着脸点了点头。
如杨默所说,饮鸩止渴的确不可取。
杨默见状,顿时舒了一口气,正当他想好好做做这位准岳丈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即便不转让这三万多的用工指标,自己也有信心在今年乃至于明后年按计划完成东营这边的任务时,
却看见穆思远沉默了一会儿,却是长长叹了口气:“既然不能转让指标,那没法子……只能试试看,能不能走另一条道了。”
杨默一愣:“穆叔叔,你们是想出什么应对的办法来了?”
见到穆思远并没有暴跳如雷,也并没有就那些弹性用工指标纠缠,杨默松了一口气之余,却也点了点头,这样才对嘛。
在指挥部这种地方,又是身居高位的副厅级干部,怎么可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这个毛头小子身上?
这种老狐狸,从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他们无法完全掌控的事情上!
穆思远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