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能置身事外。
然而,浮生墓并未选择袖手旁观,而是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拯救天下的重任,从未向世人索取过一丝一毫。
他们修的是红尘道,炼的是红尘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无畏死亡。
正因如此,浮生墓才显得与众不同,令万古以来的诸帝都敬而远之。
“只要女帝还活着,浮生墓的其他先生就肯定尚未陨落。”
“总有一天,他们会重新现世。到了那时,便是我们赎罪的时刻。”
那些曾受浮生墓大恩却未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的存在,这一切定会被浮生墓看在眼里。
这份因果,谁也逃脱不了。
轰隆隆……
大荒城的天际,突然涌现出一片浓密的黑云,仿佛预示着即将降临的惊天雷劫,欲将城内一切化为灰烬。
一股磅礴的气势在城内悄然凝聚,逐渐增强,仿佛要让整个天地都为之俯首称臣。
“对于冥海的禁忌计划无动于衷,却对幽帝的出世产生了反应,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若不是王烨及时封锁了慕容璟的气息,恐怕雷劫已经降临。
由于道祖和佛祖的本命帝器存在,天道无法洞察冥海的谋划。
而大荒城内缺乏镇守的惊世之物,使得这里异常容易发生异变。
“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失望。”
王烨施展着浮生墓的秘术,目光转向盘坐于源石中央的慕容璟,心中默默祈祷。
与此同时,星空深处的战斗愈发激烈,展现在世人眼前。
星空壁垒在战斗的力量下不堪重负,最终崩碎。
在第十三重天的葬心谷中,道姑缓缓走出。
她目睹了星空深处的战斗和帝器,不禁惊叹道。
“道祖的无垢拂尘,怎会落入冥海禁忌之手?”
道姑的来历颇为神秘,她与尘道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称她为尘道宗的人也不为过,但她并非真正的宗门弟子。
回溯数万年前,道姑原是一介散修,却美貌绝伦,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茫茫人海中,她一眼便看到了那个身穿道袍的男子,不久后便对他心生爱慕。
那个男子是尘道宗的弟子,当时的尘道宗尚未落魄,名声犹在。
然而,由于历代强者前往九幽冥海稳定大局,最终导致了尘道宗的衰败。
道姑对那个男子怀恨在心,她为他付出了一切。
而他却为了宗门的训诫和大义,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她,从此音讯全无。
道姑苦等了那个男子许多年,也寻找了许多年。
最终,她听闻那个男子在冥海战死,她的心也随之陨落。
她,昔年的绝代佳人,如今已化身为道姑,静静地在葬心谷修行。
尘道宗上下都对她深感愧疚,曾有一代的道宗掌门亲自将她的名字镌刻在门中,以示她为尘道宗弟子,永世不变。
然而,她从未真正认同过这个身份,她所求并非这些虚名。
若能选择,她宁愿从未遇见尘道宗的那个人,那么或许就不会有今日的道姑了。
尽管她与尘道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她曾将帝路搅得天翻地覆,却未曾遭受生命的威胁。
尽管尘道宗已经没落,但仍有古老的存在铭记着道宗的一份恩情,他们决不允许她受到任何伤害。
“若因无垢拂尘而使冥海禁忌得逞,那将是尘道宗和无忧道祖名誉的巨大污点。”
她虽未明言自己是尘道宗的人,但心中早已将自己视为道宗的一份子,与道宗的命运紧密相连。
那个人,既是她的夫君,也是尘道宗的弟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并未辜负她,只是为了道宗的大义而做出了选择。
这个心结,她多年前便已经解开。
“这种事,绝不能发生。”
她坚定地说道。
尘道宗的大义和威名传承了百万余年,她绝不允许冥海禁忌玷污了道祖和尘道宗的名声。
她决心踏上帝路深处的星空,夺回道祖的无垢拂尘。
至于此行的风险,她全然不放在心上。
生与死,对她而言,早已抛诸脑后。
在第三十一重天,雷瑶佛宗的老佛主和诸位禅师注视着星空深处的那一串佛珠,震惊得无法自拔。
“那是佛祖的一叶禅归,已经遗失了百万年的岁月。”
老佛主眼中流露出敬重之色,仿佛亲眼见到了古燃佛祖一般,一脸虔诚。
对于佛祖之物,老佛主并未露出贪婪觊觎的眼神道。
“佛祖之物,怎能落入邪魔外道的手中呢?”
“绝不允许!”
“我们必须迎回佛祖之物,不能让它蒙尘。”
“南无阿弥陀佛,贫僧愿跨越星空,迎接佛祖之遗物。”
一位老禅师双手合十,佛光普照万里,四周的冥海禁忌皆退避三舍。
“即使在星空中圆寂,我也义无反顾。”
另一位老禅师沉声说道。
古燃佛祖的遗物,乃是佛宗上下僧众的信仰,绝不容任何人玷污。
星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