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姚梦突然道:
“要不我去包个场,一定要支持老板第一部电影!”
“包你个头!”许易对姚梦的发痴行为毫不留情的泼了一盆冷水:“你钱多吗?钱多我可就不给发年终奖了。有点钱存下来,明年在京城买个房子不好吗?”
姚梦:我……
我哭死,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老板?!
胖橘也在一旁笑着道:
“行了小梦,我们都知道你有这份心就行。”
“至于包场这种事……说实话,对票房的贡献其实微乎其微。我们就正常去看就行,大不了二刷三刷,包场是真没必要。”
“对嘛!”许易也附和道,“这一点你得和橘姐学习,她说的二刷三刷,肯定都指着我给她电影票呢!你看橘姐多会省钱!”
胖橘白了许易一眼:
“你放心,我今年高低自己买一张票进去看!”
许易:“哎哟,那可是难得了。”
越是临近年关,社交网络上,关于贺岁档的讨论就越多。各家已经定档春节档的电影,都开始进入白热化的宣发阶段,亮明星的亮明星,放花絮的放花絮,甚至偶尔爆一点瓜出来,给电影造热度。
这其中,几乎没有人把《红海行动》当成竞争对手。
大过年的,谁要看打仗了?
笑死,根本形不成竞争关系……
而且从《红海行动》已经爆出来的海报来看,导演、主演、客串都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这注定是一部试水即扑街的电影。
点映之前,不少业内人士都抱着同一个想法。
甚至有资深电影评论员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公开发表观点: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部电影,要放在贺岁档。军事题材的电影,前几年也有过,但都不太理想。从故事讲述、到制作水准,到演员的演绎,都有些不知所谓。”
“这部《红海行动》虽然请了港岛的导演,但我觉得,多半会水土不服。”
“至于演员,剧组倒是没怎么花心思。”
“或许是觉得,反正要扑街,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少赔一点吧!”
这个尚未上映就发布的影评,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争议。认同的人,在经验范围里,觉得这些点评说的很客观。
毕竟前几天尝试过的军旅题材,确实全都扑街了,无一例外。
导致现在都没人敢碰这个题材的电影,很多年轻的观众,甚至压根就没有在大荧幕上看过军事战争片。
但是不认同的人(多半是许易的粉丝),就非常的不认同了:
“电影都还没有上映,你就搁这儿瞎点评,你评你妈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