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震怒,要就此解决安南的问题,难道安南之地,脱离中原统治数十年后,只有重新内附才能免遭兵火? 现今安南名义上的统治者南晋王吴昌文,本来向汉国称臣,刘鋹封其为安南静海节度使。 南汉覆灭,消息到了安南螺城,吴昌文也派了使者来,其使者到广州时恰逢圣天子南征,是以,使者见到了圣天子,圣天子也依照旧例封吴昌文为安南节度使。 但是,莫说吴昌文这种臣服,仅仅是名义上而言,便是吴昌文自己,怕都要自身难保。 现今安南一地,十二使君并起,吴昌文的政令,也仅仅就都城螺城周围一小片地区听他号令。 吴昌文的使者,实则还是来求援的。 十二使君中最强大的一支,首领叫丁部领,从安南南部兴兵,百战百胜,现今被部下尊为“万胜王”,怕早晚会来攻伐螺城。 吴昌文的使者,便是请中原皇帝出兵,帮平定十二使君之乱。 显然,对安南吴氏家族来说,因为当年就是从南汉治下独立,南汉征伐,被这吴昌文的父亲击败了南汉军队,是以,吴氏对南汉本来就有些轻视,但南汉毕竟代表中土割据政权,代表正朔之一,是以才向其称臣。 而现今,吴家政权多次内乱后,吴氏家族朝不保夕,其实力已经根本压制不住各路使君。 恰逢南汉覆灭,新朝更迭,这齐朝显然是传统上的中原王朝,比偏安一隅的汉国强盛太多,吴昌文这才遣使,称臣之余,也希望中原王朝,能出兵维护其统治。 而这时候,圣天子授了亲信部下“钦命安南招讨使”的官阶,显然大有深意。 不过这文总院,看起来也没什么前去安南的兴趣,领赤虎军屯军万承州,就在万承蛮部中开始推行新政。 当然,按本朝律法格令,这昔日前唐羁縻州万承州的万承蛮,现今被称为万承土民。 或许,圣天子本来还没想在岭南西道诸蛮地推行新政,众多土蛮作乱,反而使得圣天子对推行新政不再犹豫,若有反抗,正好趁机铁血镇压。 如万承土部,其头人就是作乱的首领之一,现今全族被诛,山林田地全部归公,但又均分给万承部土民耕作渔猎,田租赋税,比以前负担要轻许多。 文总院领赤虎军在此,显然就是为了推动新政时威慑四边。 新政下,对贫困土民是极为利好的,大皇帝平邕州后的安民书,说得清清楚楚。 潘崇彻现今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小小邕州之乱,圣天子也会御驾亲征。 其实在神威军、赤虎军开赴峦州后,自己感觉,平定邕州之乱也不是什么难事。莫说圣天子麾下,名将如云,便是由自己领神威军、赤虎军及岭南军,平定邕州也当不在话下。 当然,绝对不会如圣天子这般,一日之间,轻松拔城。 圣天子来邕州,应该就是为了播威之余,又施于恩德。 有史以来,中原皇帝,还没有一位,曾经来过岭南西道,这蛮瘴贫瘠之地,中原帝王,哪里会看在眼里? 圣天子来岭南西道,既是为了平乱,也是为了安民。 如圣天子安民书里所说,诸州土民,皆为齐人,皆为朕之子民;又说,齐律田政,齐地一视同仁,为朕之子民轻徭役减赋税。 大皇帝亲自来了岭南,宣布推行新政,这简直是最好的宣传了,新政内容,一传十十传百,便是那些土人头领想哄骗歪曲新政,也就很不容易了。 现今更有如狼似虎的齐军驻扎当地,显然就是准备,哪一方土人头领作乱,便即时平定。 更莫说,皇恩浩荡,圣天子这岭南一行,推行仁政,也不知道,撺取了多少民心。 今日文总院来见自己,果然也是为新政而来。 虽然这文总院官居仅仅四品,潘崇彻也不敢怠慢,更主动说了说岭南大营整编一事,万名士卒,重新征召完毕,经刚刚邕州一役,士气提振,想来不会再如以前不堪一击,但若想练成百战之兵,尚需时日。 陆宁听得颔首。 土民之乱,干脆使得自己一不做二不休,就釜底抽薪,彻底在这岭南西道推行新政,打奴隶主分田地,就往绝里做了,管他会不会再次大乱。 心里,其实也有些没底,好在,失败的话,是“文总院”顶缸,圣意都是好的,没做好事情的,是下面的人。 要说,虽然自己手下能人不少,但这等事,不是自己这个穿越者亲自做,还真不放心。 毕竟自己见过后来千年历史进程,各种革新,各种改朝换代,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各种社会阶级的剖析。 现今聪明人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