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鱼带着薛栗的晚饭,悠哉游哉的回到病房里。
中间那床小女孩她妈妈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旁边的男人抱着小姑娘问她哪里痛,但他自己看着也是面色苍白,非常疲惫的模样。
虽然傍晚的雨势小了不少,但这人赶路过来接孩子,肩头的衣还是淋湿了,头发也是湿漉漉的。
这种天气居然还要带孩子回家,就不怕路上淋着孩子回头感冒发烧吗?
姜鱼不理解,她先把搪瓷缸子递给薛栗,“鸡汤面,面条煮的软软的,你慢点吃,先喝汤。”
薛栗打开盖子,香喷喷的鸡汤味扑鼻而来,大师傅的鸡汤是撇过油花的,特别适合病人喝,加上适口的面条,简直香死人了。
“唔唔唔!”薛栗喝着汤,口齿不清的说了句什么。
姜鱼猜应该是夸好吃,不好吃人家也做不到大厨的位置啊。
旁边的两夫妻很快整理好东西,里面那床的奶奶还让他们通知自己家的大儿媳妇,等哪天雨停了就过来接人。
“好。”孩子她妈挽着包裹点点头,然后跟丈夫离开。
奶奶就没了能聊天的人了,有些无聊的爬上床尾,闭着眼睛开始打盹。
薛栗吃完面后,把鸡汤也吨吨吨都喝了个干净。
姜鱼接过搪瓷缸,拎着暖瓶出门去了水房。
没过多久,医院里的灯就开起来了,偏黄的灯光照在人身上,刚好适合读书看报。
建设大队这边,艰难的收割行动还在继续。
男人们挑着湿透了的稻谷进到家里,女人把已经烘干的稻穗拢到一起,重新捆绑,然后铺上新的。
因为稻穗淋了雨,重量增加,加上大雨滂沱,村民们的速度受影响慢了不少,本来以为一两天就能干完的活,又往后拖了。
村民们忙的脚不沾地,但好歹回到自己家里还能喝口水歇一歇。
而在第二大队搭把手的女知青们则没那么幸运了,她们被崔晓芬安排到那边之后,什么交代都没有就被扔下了。
中午饭怎么解决,什么时候可以休息,都不清楚。
就这么口干舌燥,饥肠辘辘的忙活了一天,眼看着天麻麻黑,她们帮忙的庄户人家已去吃饭了,但是还没有人来叫她们回家。
何援朝直接气笑了,她啪一下扔下手里的稻子,直接出门,披上自己的蓑衣就走了。
那户人家见状,也只是撇撇嘴,当家的老太太对儿媳妇说,“回头队长媳妇过来了,你就说家里的活都是我们干的。”
“知道了,娘。”儿媳妇点头,然后继续吃饭。
何援朝路过方倩倩帮手的那一家,张嘴就喊了一声,“方倩倩,回去吃饭了!”
方倩倩本来就饿得难受,听到这一声喊连忙走出来,“来啦~”
两人离开后,方倩倩问道,“是有人来通知你的吗?”
“通知个屁!崔婶子估计早把我们忘掉了,干了一天的活,一口水都没给我喝,还要老娘看着他们一大家子吃饭?呸!真当老娘傻的啊!”何援朝火气很大。
不过也正常,谁干了一天活,不给水喝,不让休息,还没饭吃的,能心里痛快啊。
方倩倩顿时皱眉,“崔婶子现在做事怎么也这么不讲究了?我们去把其他人都喊出来,然后一起去找她。”
“行。”何援朝点头。
而在知青点这边,去抢收的男知青们打着哆嗦回到住处,看着冰冷的锅灶,一个个只觉得心力交瘁。
后院传来的阵阵饭香,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
赵春江打了个寒战,连忙道,“先烧水吧,都擦一擦,别感冒了。”
一个个都淋得落水狗一样,陈磊打了个喷嚏后,从灶台的小格子里拿了火柴出来。
其他人拿柴火的拿柴火,拿干草的拿干草,还有去打水的,很快各自忙活起来。
正当他们收拾完,开始煮粥的时候,女知青们回来了。
一个个也跟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头巴脑的。
刘强看见方倩倩,眼睛蹭的亮起来,他连忙端了一碗温水出去,“方倩倩,你喝不喝水?”
“喝!”方倩倩连忙点头,当然要喝,她都快渴死了!说完接过碗就咕咚咕咚把水喝完了。
其他男知青见状,就指了指厨房,“怎么渴成这样,厨房里还有水,你们喝不喝?”
然后几个女知青就都进了厨房,哐哐灌水。
何援朝放下碗,擦了一下下巴,气愤的说道,“我们被分到第二小队去干活,结果忙了一天连一碗水都没人给我们喝。”
“中午饭也没得吃,歇一会儿都不行。”陈小华倒霉,分到的那户人家有个特别刁钻的老太太,她就坐在门边上一直盯着陈小华干活,停一会儿她就骂人,各种难听的脏话跟倒水一样,哗啦啦统统浇在陈小华身上。
陈小华本来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这一遭受了罪,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可憋屈坏了。
“崔婶子早上带你们走的时候,都没安排好吗?”赵春江也算是现在知青点里的半个负责人,多少有些责任心在身上的,闻言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
“安排什么安排,她一听那谁谁来了,拔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