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的吆喝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
厅堂之上,纷纷举杯。
……
在一杯酒水下肚之后。
有人唏嘘长叹道:“还得是曹将军啊,悄无声息之间,便办下了如此大事,谈笑之间就摆平了三路敌军,这是何等能人所不能!”
这番话得到了众人的先后附和。
“张兄说的对,消息传来之时,着实把我给惊的不轻,不过现在想想,曹将军是何等英明神武之辈,反倒是我有些大惊小怪了。”
“哈哈,我早知道曹将军并非凡俗之辈,一直便待在家中等候事情出现转机,哪像你们似的,慌里慌张。”
众人开始对曹昂大唱赞歌。
全然忘记了之前是何等的惊慌失措,又是如何对曹昂全无信心,从而导致想要从邺城逃走。
不过在一番吹捧之后。
还是有人长叹一声道。
“只可惜北边二路皆来势汹汹,且都兵力庞大,曹将军若是正面应对的话,多少也要损兵折将,付出些许伤亡,才能击退来犯之敌了。”
“若是在北边还有人能出手相助的话,或许曹将军能胜得更轻松些!”
……
此言一出。
众人在纷纷点头赞同的同时,又觉得后面半句不太可能。
毕竟周边具备一战之力的势力是有限的,冀州本土境内的几家,除了韩馥还略有些余地之外,其余都无法相帮。
而仅凭韩馥一人。
他能拖得住谁?
因此也只能想想而已。
然而在临近傍晚时分。
又是一名士兵,背上插着令旗,从城外一路纵马狂奔进来。
在半个时辰之后。
郡府再一次通告全城。
此前一直驻扎在太原郡的执金吾丁原,如今也已毅然率精兵八千,火速向东行进,准备迎头拦截张燕大军南下。
这个消息再一次将全城点燃。
欢呼声更是一直响彻到半夜。
寻常百姓们自然是欣喜于不必流离失所,不必受战乱之苦。
而那群大小家族的人物。
此刻却是怎么也想不通。
丁原和曹将军很熟吗,怎么连他也被说动了,而且还是挑了一个最难的对手,带着八千人就挡上去了。
即便有韩馥从旁配合,合计兵力在两万以上,这波也一定会损兵折将。
然而丁原却依旧义无反顾。
莫非曹将军的魅力真就这么大?
…………
其实别说他们了。
就连丁原自己手底下的那群亲信,也都着实没搞懂自家主上这个决策。
此刻在晋阳城中。
一群人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丁原,希望他能更改主意。
“将军,咱们与那曹子脩之间非亲非故的,无非就是当初在洛阳城中有过数面之缘,犯不着这样帮他啊!”
“是啊将军,莪军眼下在晋阳城中休养生息,日子本来过的就略显艰难,还如此劳师动众的前去援救魏郡,这又是何苦来哉啊!”
“将军,听闻那张燕,此番足带了余万大军南下,即便皆为流民草寇,但如此庞大的数目也不容小觑啊,我军与其正面相交,必遭受重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
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劝说。
然而丁原却只是面不改色,没有分毫退让和做出改变的意思。
直到众人的说辞都说完了。
丁原才大手一挥。
斩钉截铁地言道:“我意已决,不必再劝,尔等听我命令,整备军马,克日启程东进便是!”
命令不留丝毫余地。
显然已经是铁了心要这么做。
不过眼前这些人毕竟是自己的亲信,不安抚一下也说不过去。
因此在稍作停顿过后。
丁原还是和声说道:“我军此行,无需与张燕正面对上,而是在其必经之路上据城而守,阻挠他些许时日即可,远不至于损失惨重。”
“况且阻敌的非我等一方,还有冀州牧韩文节参与其中,两方合力之下,阻拦数日时间,想来易事一桩耳!”
……
见说服不了丁原。
手底下人,最终还是选择服从命令,老老实实的去整军,准备出发了。
而望着这些亲信远去的背影。
丁原不由的暗叹了一声。
他哪里会不知道,这些亲信们所说的,基本上都是事实。
自打当初在洛阳城,被董卓策反了麾下大将吕布,从而导致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军队也被杀散,不得不逃出洛阳城收拢败兵之后。
自己就一直在太原郡一带盘踞。
尽管这将近两年的时间以来,自己都在拼了命的休养生息。
但本就贫寒的并州,在接连经历了异族之乱,以及盗匪横行,外加上白波军,黑山贼的肆虐之后。
早就是千疮百孔。
哪怕整个并州最富裕的太原郡,如今也不过就是一堆烂摊子。
待在这样的环境中休养,那任凭他怎么发育,速度都是极慢的。
这也是丁原作为并州有数的大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