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珞珈山紫竹林,那鱼篮观音菩萨静坐莲台,闭目盘算了一阵之后,径直离了道场,往灵山去了。
须弥山上,弥勒佛祖坐定九品功德莲台,一缕元神正自周游大千,宏扬佛法。
此时一些世界之中,他仍是东来佛祖,三世未来佛,他既已登临现世佛位,自要弘扬,以证果位。
突然有守门金刚来报,说是有一道童,持金玉昊简前来,正在须弥山下,却是老君新炼了一炉丹,邀请他这位佛门世尊赴那品丹之宴。
弥勒佛祖便命守门金刚将那童子带进来,童子呈上玉简。
弥勒看后,便吩咐左右沙弥侍者准备法架,便准备去八景宫中赴宴。
弥勒佛祖刚刚出得大雄宝殿,一朵云光便自远处而来,云光莲台之上,端坐一白衣菩萨。
白衣菩萨自然不是别人,正是匆匆赶来的鱼篮观音,她见到弥勒,便自双手合十,口称“世尊”!
“大士何来?!”
弥勒见得鱼篮菩萨到此,亦是有些惊讶,连忙自法架起身相迎。
事实上,弥勒和鱼篮菩萨的关系并不睦,甚至用貌合神离都不足以形容。
当年阐教十二金仙犯了神仙杀劫,不得不下山渡劫,由此引发了封神量劫。
鱼篮菩萨的本尊观音大士前身正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
彼时弥勒还是接引道人座下亲传弟子。
西方贫苦,人才凋零,接引,准提两位教主不得不四下打秋风,渡些人才来他西方教门。
封神量劫之时,两人更是瞅准时机,直接在那熬汤的锅底刮了一勺稠的。
不仅渡化了截教三千红尘客入了佛门,更是釜底抽薪的挖了阐教墙角。
得了这些人的好处,西方教因此大兴。
不过这也为后来佛门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辩埋下了祸根,毕竟西方教当时拢共大小猫两三只。
两位教主自截教打秋风一下子渡化了三千多尊佛陀,菩萨,罗汉出来。
这就像是一个拢共只有十几人的小公司,董事长一下子在外面外聘了几百号管理层。
这公司到底是算谁的?
更遑论那位人教教主,道德天尊看似不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将他们佛门换了个底色。
他一招化胡为佛,扶持那多宝道人坐了那灵山世尊之位。
原本佛教立时,这位置本该是弥勒来坐,他才是西方教根正苗红的圣人亲传。
可惜涉及教主一级博弈,便是天数亦可改。
弥勒佛祖得道于鸿蒙初开,亦是先天神魔跟脚,更是得接引圣人亲传,自然不忿机缘被抢。
偏偏自己又无可奈何,他修为虽高,法力虽强,比之多宝如来这位截教大师兄差了却不止一筹。
更何况彼时灵山上下九成菩萨,佛陀都是多宝如来的师弟,弥勒拿什么跟他争。
于是,弥勒在未来佛祖的位置上枯等了五十六亿年,直到多宝如来寂灭,返本归元重化了多宝道人,随截教圣人离了此界。
他才登临这现在佛祖,灵山世尊之位。
灵山的几位大菩萨之中,观音,普贤,文殊正是当年阐教十二金仙之中的慈航道人,普贤道人,文殊广法天尊。
越是底层,对于门户之见,教统之别看的越是严格,反而是到了一定高度,这种界限就越是模糊。
这就像红蓝之争,底层士兵打的不可开交之时,上层的关系却是错综复杂,互为姻亲,同学,校友者比比皆是。
当年燃灯道人,慈航道人,普贤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惧留孙五人入佛门,这其中未尝没有那位阐教圣人首肯。
修行到了他们这等境地,并没有破门叛教之说,就如观音在佛门便是观音大士,在道门亦是有慈航道人真身。
当年阐教和截教虽然打出了真火,不过阐教众仙入佛门后,依旧选择了支持多宝如来。
而今观音大士本尊随两位圣人出海寻道,鱼篮菩萨坐镇南海珞珈山不出,而今竟然来了灵山,由不得他不惊讶。
弥勒如今乃是灵山世尊,前尘已去,见得鱼篮菩萨,也自满脸笑容。
鱼篮菩萨道:“因得北冥无量天内有变,所以特来面见世尊!”
“北冥无量天有变?”弥勒脸色微变,僧衣袍袖下的手指掐动,以法眼遍查三界,片刻后方才叹息一声:
“苦海无边,贪嗔痴念,便是仙人亦不能免俗,玉虚宫几位道友为执念所累,三界恐又将不宁!”
阐教理念便是阐应天道,封神量劫时,阐教便是执掌了封神,天庭众神倒是有大半都是奉元始符诏。
尝过一次甜头,想来这阐教又想行封神旧事,可是如今这天道早非他们阐教所能阐述。
想行天道之权,先问过他们佛门应不应。
鱼篮菩萨静静听着弥勒感叹,她乃是鱼篮菩萨,并非慈航道人,自然是站在佛门一方。
否则她得到消息之后,也不会来到此间。
“世尊,如今玉虚宫插手北冥无量天,擅起杀伐,恐怕有重立天庭之念,我等该如何自处?”鱼篮菩萨问道。
弥勒佛祖心中一动,暗自心想:“如来在位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