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有变化的只有自家的院门。
重建后的自家院门有两扇,如今通往灶房的那扇门上挂着锁,还有张封条贴在旁边。
封条上有县里的卫生监督所和工商管理的两个印章,日期是五月十七号。
宁秋绕去了另一个院门,伸手拍了拍。
......
#来开门的正是奶奶朱熹妹,见到宁秋她一脸的惊喜。
“秋!?你怎么回来了!?”
宁秋不自觉的露出笑容,丢下手里的行李,上前一把抱住了奶奶。
“奶!!我放假了,就回来了啊。”
松开手,仔细打量奶奶的样子。发现她头上的白发似乎变多了,脸上的皱纹也深了。
宁秋鼻子有点儿酸,松开手,借着回头拿了行李时偷偷抹掉溢出的眼泪,拉着奶奶往正屋走。
“奶,爷爷在地里干活儿?”
“是啊,还有你大伯也在。”
进了正屋,宁秋让奶坐下,又倒了杯水给她,这才开口问。
“奶,我咋看到咱家那个门上贴了封条?”
朱熹妹表情有些不自然,“哦,也没啥大事儿。就说咱家开作坊没办证,属于啥……非法经营,回头办了证就行了。”
宁秋知道奶奶是怕自己担心才说的这么轻飘飘的,她就顺着老人的意思,也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哦,原来是这样,回头咱去办个证就行。这种事城里多的是,现在证难办,好多做小本生意的都是无证经营。”
会这样说也只是为了安慰奶奶,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在上学,没了作坊的收入,爷奶一定比谁都着急。
而且这件事远不是办个证就能解决的,有人盯上了自家的作坊。究竟是谁,其目的又是什么还有待她去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