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书院 > 都市言情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七百八十二章 用伯安好于用伯虎

第七百八十二章 用伯安好于用伯虎(2 / 3)

果想靠避战来避免草原被大明所吞并,那他们就是痴心妄想,但凡大明的军队可以随时进发进入草原,甚至在哪一战中做到出其不意,鞑靼人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陈宽点头道:“唐制台似乎是做到了出其不意。”

“是啊。”朱祐樘点头道,“莫说是鞑子,就连朕也没想到,他的决心能如此之大,甚至是一往无前。”

陈宽苦笑。

见过莽的,也没见过这么莽的,你唐寅难道就一点做官的体统都没有?

连主动出兵这种事,竟然也来个先斩后奏?

你就不怕朝中人觉得你是想带兵去投降鞑靼人?

大明的三边总制,出个兵都显得那么仓促,但关键是你从延绥出兵,怎么也要走个十几天才能跟鞑靼人相遇,凡事真有那么着急吗?

“那就如秉宽所言,让他进兵草原一趟,先给开个路。只有路多了,草原才会是大明的领地,如果到处都是草原,连路都没有,大明的军队难道以后每次巡视,都要走一条从未走过的路吗?”

朱祐樘站起身。

在陈宽眼中,此时的皇帝似乎也是信心满满。

陈宽在这一刻似乎好像明白了朱祐樘跟张周之间约定的是什么事……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御驾亲征啊!

……

……

“你再说一遍。”

内阁值房,刘健面对程敏政对唐寅出兵之事的如实相告,显得难以置信。

因为有关参劾唐寅的奏疏,刚联名完毕并提交上去,却在这会得知,唐寅在治军上的涣散原来是“装”出来的,他的目的竟然是麻痹鞑靼人,也麻痹自己人,然后一举带兵进草原……

程敏政道:“出兵已有十二日,却说连成国公事先都不知情,竟是在唐寅出兵六日之后才有消息传出。”

“那陛下呢?”李东阳在旁问了一句。

程敏政摇摇头,意思是他不知情。

刘健此时似乎大动肝火道:“上听处负责大明军机之事,难道对于三边出兵的消息,竟也茫然无知?你们的差事是怎么当的?”

这就好像是在攻击程敏政,说程敏政为首的一群人都不称职。

程敏政道:“出兵并非由朝廷所下达,就算是下达,也应该是陛下或是兵部直接下令,陛下已有许久未曾上朝,这关乎到军政之事,内阁不知情,上听处自然也不知情。”

李东阳急忙道:“克勤,也无须争论,认真听一下也好。”

大概李东阳也察觉到程敏政的逆反心理。

凭啥你刘健自己也不知道实情,却好意思来指责我和背后的上听处大臣呢?

一旁的王鏊道:“以我所见,或是朝廷并无任何的军令下达,而是由唐寅自行决定出兵之事,否则也不会有他先前一段时间看似沉沦的表现,他这么做,分明也是早有预谋。”

在这件事上,王鏊还是有些自豪的。

看我当初在江南选的学生……

解元张周、亚元唐寅,他们现在一个比一个牛逼,本来我还以为在唐寅身上看走眼了呢,谁知这货竟也跟他师兄一样喜欢玩阴的,竟来个暗度陈仓?

你唐寅在朝地位不如你师兄高,但玩得比你师兄还花。

刘健气得浑身都在颤抖。

倒不是说唐寅出征这件事是有多么不可接受……关键在于,他也没想到唐寅会出兵,以至于现在参劾的奏疏都已上了,竟在这时候让他知道,原来参劾唐寅怯懦畏战无能……都是他们鼠目寸光,也根本是子虚乌有。

这不就是在打他的脸吗?

就在刘健甚至都不知该如何评价此事时,李东阳倒显得心平气和道:“此事还有待商榷,贸然出兵又是在寒冬时节,就怕出兵也不会太顺利。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刘健不由望向李东阳。

他似乎理解了先前李东阳为什么会替唐寅说话。

并不是说唐寅这个人不可用,而是唐寅身上有一股很奇怪的潜质,那是一种跟朝中大臣不一样的东西,而以前这种潜质只存在于张周一人身上。

若是想制衡张周,甚至要击垮张周,或许就非需要像唐寅这样有特殊潜质的人不可。

……

……

在程敏政和王鏊出去之后。

李东阳也在善加开导刘健,并也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到底唐寅此举乃未跟朝廷言明,就算参劾之内容有所偏颇,但大致上并无言过其实的地方,也不能说他先前的表现就是在隐忍,他更如同是看不到希望而荒驰了军务。”

刘健道:“你先前怎能猜到他有后手?”

李东阳道:“我也形容不上来,这人……身上透着一股邪气,我跟你提过,他不同于朝中任何一个大臣。”

“怎样的邪气?”刘健追问道。

“说不出来。”李东阳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你见到张秉宽每日的作为,大概就能理解唐伯虎了,二人似乎都无心于朝政,却又在朝中胡来。二人又都似乎与世无争,却又大争……你也不知他们究竟是装的,还是本性如此。”

刘健道:“不争……”

显然从刘健的角度,是理解不了这

最新小说: 【弹丸论破】想要被我拯救的沙耶香同学 炮灰虽蠢,却实在美丽 寡王Beta和顶A先婚后爱了 [娱乐圈]钓系美人与巨星之推拉哲学 多元宇宙群 在乙女游戏拿无限剧本 雁鸣苍山 我成了氪“金”卡池[末世] 人善被人妻 我让琴酒成为恋爱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