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两只手在衣服上搓了搓,终于忍住了对食物芬芳的渴望,道:“对不起。”
余锦年读出他的窘迫,想起他之前问病的事,便猜测他家里可能还有个病人,于是和气道:“喜欢的话拿着罢,又不是什么矜贵东西。”
苏亭耻得抬不起脸来,只道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和善的人,他枉读圣贤书,做的却都是什么龌龊事。想及此,他忽然身子一沉,跪在地上,从怀里摸出了那把弯刀。
余锦年大惊:“我的刀!”他拿过失而复得的小弯刀,好一番爱抚,一时间连它何来何去都忘了问,更别说去盘问小弯刀为什么会在苏亭那儿。
苏亭自己交代:“对不起……是我偷了先生的东西。”
余锦年诧异之下,仔细观察了苏亭一番,终于从他那张肿得跟猪头似的脸上,看到了一点与当日那个小鬼怪渐渐重合的影子来,他不由瞪大眼睛:“是你!小贼偷!”
恰好段明来上工,余锦年喊道:“段大哥,把他给我扔出去!”
段明虽还未搞清什么事,但也知这间屋子里季鸿说话第一,小公子说话第二,哪敢详问其中缘由,忙不迭卷起袖子,将苏亭提溜起来往门外丢。
“小神医,小神医!”苏亭一下子抱住了余锦年的脚,什么面子里子都不顾了,仰着头道,“我是个混蛋,我偷你的东西我罪该万死,可我实在没钱给海棠治病……小神医,你是个好人,我做牛做马报答你,求你去看看海棠,我一定会把诊金还上的……”
余锦年踹了他一脚,抱着自己的弯刀径直躲回季鸿身旁去,活活把自己给气笑了:“我是个好人,就活该被你们可着劲儿欺负?羊毛还没有逮着一只薅的呢!段大哥,叉出去!”
“我、我……”他要回来的束脩俱被混混抢去,如今浑身上下只剩二枚铜子,苏亭一时欲哭无泪,才明白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他抢了余锦年的东西,就有人来抢他的东西,天道轮回,报应不爽。他被段明挟着腋下,破抹布一样扔出了一碗面馆,在雪地里滚了几圈。
余锦年亲自跑出来,拿那两个芋头扔他,气呼呼地关上了门。
“气傻了吧小公子,拿芋头扔,不是肉包子打狗?”段明道,“这种人和他客气什么,依我看,直接扭送到官府去。偷人钱财,按律该杖七十,役二年,再剁去一只手!”
余锦年这几日因为弯刀丢失的缘故,茶不思饭不想,正是气头上,若是那书生偷的只是钱财,他倒看不在眼里,兴许还会同情一下对方的遭遇,可那苏亭偏生偷了他的小弯刀,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正要赞同段明所说的役二年,好叫那小贼偷吃吃苦头,可此时一听段明说还要剁手,又犹豫了。
“小公子就是心肠软。”段明叹了一声,收拾起前堂的桌椅板凳,准备开业。
一群人忙活起来,店里也陆续来了几个食客,余锦年没机会多想,先到后厨去准备吃食了。因是过年,前堂点的多是些荤菜,余锦年刀不离手,忙得团团转,很快将早上那点不愉快的事抛在了脑后。
季鸿陪他在厨间,用一壶烈酒湿了布巾,仔细地将弯刀擦拭干净,每一颗宝石都擦得透亮,之后用清水抹一遍,才重新系回少年腰上。
余锦年道:“不戴了罢,好容易回来的。”
季鸿笑他心口不一:“喜欢就戴着,没什么大不了。”
话是这么说,余锦年还是有些舍不得,好在他今儿个一天都在后院窝着,没见着什么外人,也就不必担忧他的小宝贝突然再消失了。直过了晌午,余锦年困了个午觉,才起来查看吊在院子里的两个布米兜。兜子里是这两日劳累段明磨的米浆,一个是糯米浆,一个是白米浆。
此时两个布兜都滤干了水分,余锦年把他们取下来,摊放在两个簸箩里,用小木槌耐心地把兜里的粉块碾碎,再过一遍筛,这就成了糯米粉和粘米粉。两种粉用水和团,年糕的口感如何全看糯米和粘米粉孰多孰少,糯米加得越多,则蒸出来的年糕越弹牙。
余锦年不爱吃那么硬的,便用了两份粘米粉、一份糯米粉来做,蒸完后抹了油,仍用小木槌来捶打,之后揉成条来冷晾。这些年糕不只是给自家做的,还有给姜家小少爷做的,那姜饼人自从和石星混成了一家,又因为石星是季鸿的人,俨然就将一碗面馆当做自己的后厨了,三天两头跑来管余锦年要吃的。
他嫌自家年糕吃腻了,听说一碗面馆也要做年糕,非要来掺和一脚,点名要吃糖桂花百果糕,既是在揉糯米团时就加入糖桂花和诸类碎果仁,由此而蒸来的花年糕。
余锦年拗不过他,只好应下,却也不肯白吃这亏,还列了张单子去抓石星的苦差——上头记了干姜五两、盐渍干白梅五两,并一两甘松、二两檀香,又甘草五份,托石星拿到寿仁堂去抓了药、俱打成粉末,再给他带回来。
这是个五美姜的做法,原是用姜芽片薄,以其余药味腌渍来吃的,有祛风散寒温阳的作用,不过余锦年考虑到季鸿这人不免贵公子秉性,不爱吃这等有冲呛怪味的东西,即便是姜中最嫩的小姜芽都觉有污口气,便将腌渍法改为研末。
取药末三分与茶同泡,既能养生助阳,还别有清爽口味。
这厢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