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齐郡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往日愣不隆冬的阴大人现在啥意见也不敢发表……
……
六部尚书里,认同暂避的和附议固守抵御的三三开,于是众人又把眼光移到三位阁臣身上。
三位阁老中平日是默认了以陈阁老为首的,今次他主张暂避。
蔡阁老认为不战而避太窝囊。
卫阁老往常都是和稀泥的,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看,居然还说出了一句有建设性的话:“安知退走未有遇伏也?”
对啊,谁知道避走出宫,外头有没有埋伏呢?
在宫内,好歹有不断整队出来的铁甲禁卫,禁卫们也是目标明确地直奔乾清宫护驾的。要是大家伙儿撤退了,这么几十个没有战斗力的人,恐怕走不多远,就被射成筛子了——此时乾清宫内,就连智商掉线的太子都明白了,今日刺杀弟弟们的杀手十有八/九就是老七的人,没跑了。又有小十六说了,杀手们用的是军中制式的武器,连弩/箭都是具备的……
一群人抬着御驾、打着华盖和灯笼,跑出去当靶子么?
太子本是想避走的,但是又恐出去被射成筛子,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还是靠阁臣和六部少数服从多数,选择了先固守乾清宫。
既是要守,就得立即安排防守事宜,不然禁卫投鼠忌器,也不知道上头对齐郡王是诛杀还是要活捉……平心而论,活捉比格杀勿论难多了,可是对着皇子,天然有敬畏之心的皇宫禁卫不敢下狠手,也是被逼着打退的一个原因。
蔡阁老原是军中出身的,后来投戎从文,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见此自愿站出来去与齐郡王喊话谈判。
“殿下,蔡阁老既是要与……交涉喊话,臣愿助阵。”不知如何称呼齐郡王是好,干脆隐去称谓。宝玉拱手,他实在是烦透了这些龙子龙孙们,尤其是齐郡王这样的,尽走歪门邪道,贩私盐、养死/士、搞谋/杀……光明磊落在哪里?
当然,东宫也没好到哪里去:玩绑架、玩联姻、坑臣子家私、放出风声引倭寇北上就为了能够师出有名地遏制齐郡王势力(这是洪总兵悄悄告诉林如海,林如海转告宝玉的,宝玉还没来得及找机会告诉十六)……受害受苦的,都是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 土豪大大:
摸摸头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4-11 18:26:48
哈哈哈,你们真是看多了,套路深,吓得我差点想玩神转折(并不敢)
now理顺思路时间:
如果没有宝玉替元春造势,元春是入齐郡王府而不是皇太孙府。
如果没有宝玉宝应县救了十六,十六那时候死了,对皇后打击很大,皇后不久也会死。
皇后提早死,太子和皇帝之间的缓冲没了(皇后、十六),然后太子内忧(宫内胡嬷嬷)外患(老七)被废,齐郡王登基。
然而现在是:
元春换老公,
十六没早夭,
皇后多活了几年,
太子没被废(秦侧妃生的小郡主就是原著中的秦可卿,但是本文中宁国府的秦氏并不是原著的可卿,前文暗示过几次),
齐郡王私盐案被揭露,
江北大营北上抗击倭寇(明)、遏制山东(暗),
老皇帝精神瞿烁,沈千针诊脉都说他身体好,
所以齐郡王等不住了,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