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稷下学宫里面做学问的人很多。、
《春秋》、《尚书》、《论语》等等儒家经典都是出自稷下学宫。
甚至大秦的夫子都曾在稷下学宫内求学。
但又能怎么样。
这些有学问的人可以教化苍生,但却不能治理天下。
这些人多了,对齐国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
从大秦泄露出来的科举考试的内容,让女子生出了一丝危机感。
眼前的大秦帝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科举考试的内容包含着各个方面。
诗词歌赋和策论只是一个方面,秦帝似乎更重视大秦律法和算学。
她在齐都的时候,经常看见稷下学宫的博士们,在高谈阔论,畅谈朝中之事,指点江山,意气风发。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有见地的,但时间久了,感觉多是浮夸之言,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依靠这些人治理江山,不可能让齐国强盛。
可惜的是,她虽然身份尊贵,但手中并没有多大的权力,对于这一切没有办法阻止。
而且,这已经成为齐国的特征。
凡是齐国有名声的人,都以高谈阔论而闻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