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玉米渣,是粉碎玉米后,留下玉米渣,剩下的不好吃的部分。
那帮人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食物,一旦开吃就不再矜持,把一大锅粥吃了个干干净净,陆原到后院来提了一桶水到前院洗碗,洗好之后摞起来放在几案上。
刚下过暴雨,地里进不了人,大家都不用去上工,正是休整的好时候。各人都找了位置,或坐或躺,开始休息。
苏慢去前院把炭火盆熄掉,又提了一暖壶热水过去,回到后院带着糖包看小人书。
雨已经停了,整个院子安静下来,大概安静了有一个小时,前院“笃、笃”有敲门声。
那声音很清晰,苏慢心提了起来。她走到前院,看到陆原站在门口并未开门。她特意往左偏殿瞄了一眼,原本很放松的人都警醒起来。
廖红规和廖红宇都去了医院,会是谁来呢?支持他的人?不过只要
他们俩不在,任何人都没那么大的号召力。
跟陆原对视一眼后,苏慢问:“谁?”
“我,你马大叔。”来人回答。
苏慢松了一口气,赶紧把门打开,马大叔站在门口,手里提了四条大鱼,他把鱼递过来:“刚抓的。”
“大叔,你还提鱼过来干啥?”马大叔特别会抓鱼,瞅准鱼游的位置,一个猛子扎下去,就能把鱼捉住。不过刚下过雨,河水水位上涨,估计还有点浑浊,鱼应该不好抓。
“给大家做了吃。”马大叔不想多说话,也不想多停留,把鱼塞到苏慢手里,转身就走。
苏慢没有推拒,收下了鱼。
“你这门口还有东西。”马大叔朝墙根看了一眼。
苏慢走出门一看,是不多的几斤玉米面,怕地湿,盛在蛇皮袋里,放在油布上。应该是哪个社员拿来的,放在这就走了。
苏慢把玉米面也收进来,关了大门,边往里走边跟陆原说:“知道你们吃不上饭,鱼和玉米面都是拿来给你们吃的。”
看到对方眼中的疑问,苏慢说:“我也想不到。”平时社员跟牛棚住的这些人没什么来往,甚至很避讳,她去那两次也都是背着人。
苏慢说:“也许平时情况并不紧急,现在看你们的确需要帮助。”
陆原眼眸黑沉,看不出在想什么。
为了让大家放心,苏慢特意去左偏殿告诉大家有社员给送吃的来了。
苏慢不太忍心看他们的表情,惊讶的、难以相信的、感激的,赶紧走出左偏殿,把鱼和玉米面放到灶房。
一上午,苏慢还收了更多的玉米面、豆腐、小米、高粱米还有土豆、蘑菇都蔬菜,有人放在门口,有人敲门送进来,她开门时陆原都在旁边,默默记下来人。
不到十点,苏慢招呼陆原杀鱼。她问:“鱼怎么吃,要不吃清淡点,就吃鱼丸吧,这样大家每人都能分点。”
陆原动作比她想象得利落,点头说:“听你的。”
何松岚走到后院来,说:“苏慢,我来帮忙。”
苏慢说:“婶子,你跟陆原贴玉米饼子吧。”
等鱼清洗好,苏慢把鱼肉沿鱼骨鱼刺走向片下来,用刀拍了一会儿才跺成鱼泥,加蛋清淀粉再加生姜末、葱白末搅拌好。
之后麻利地把鱼头鱼尾鱼骨跟豆腐、细粉条、蘑菇等各种食材煮上,水开之后用手把鱼糜挤成鱼丸放进锅里,很快灶房里飘出浓郁的鱼汤鲜香气味。
雪白的鱼丸在沸腾的香浓白汤里上下翻滚,看煮的差不多,苏慢熄了火。苏向南回来的特别及时,鱼丸刚煮好就回来了,他惊喜地说:“有鱼吃?还是鱼丸,我还没吃过鱼丸呢。我姐的手艺,肯定好吃。”边说肚子适时叫了两声。
“去洗手,把左偏殿把那一大摞碗拿来。”苏慢跟他说。
她这儿煮好一大锅鱼丸,陆原跟何松岚用另外两个锅灶贴了两锅玉米饼,卖相特别好,表面金黄,底部焦黄。放的玉米面多玉米渣少,口感相对松软没那么拉嗓子。
苏慢给每只大碗盛好鱼丸汤,陆原跟何松岚就往前院端。
大家觉得鱼丸汤美味到了极致。鱼丸Q弹爽滑,鲜味十足,一口咬下一半直弹牙,劲道无比。
除了鱼丸好吃,别的食材也都吸收了鱼肉的鲜味,鲜香入味。鱼汤也很鲜美,从喉咙流入胃部,热得人出一身汗,每个毛孔都觉得舒畅。
最让他们心绪翻涌的是,到了这里之后从来没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也没得到过社员的关心,并不是社员冷漠,而是碍于他们的身份,社员不敢接触他们而已。
“陆原,替我们谢谢苏慢。”没法感谢社员,还是尽量少跟他们接触以免连累人家。
陆原“嗯”了一声。
前院开了饭,苏慢三人也在后院开吃。糖包跟苏向南没吃过鱼丸,吃的特别香。苏慢还给苏向东留了一小碗,等他下班回来热给他吃。
下午,让苏慢想不到的是,苏建党把医院的两名伤员安排好,回来之后带着社员把这些人的东西,个人物品、粮食等都收拾好带了过来,清理完没倒的屋,又把被倒塌的房屋掩埋的东西也挖了出来,都运了过来。
苏建党说:“那边没法住,你们暂时在这边落脚。我再安排人打几张床,不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