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02)(3 / 4)

老三家的赵秀英虽然奸懒馋滑,但为人精明,也有数,贪心但有底线,知道什么该贪,什么不该贪。

而且她有眼力见,知道什么时候说鬼话,什么时候说人话。

她第一个表态,笑容灿烂的站起来,“爹,娘,小妹还没有成年,挣的钱当然归她自己。城里买的房子肯定是小妹的。

以后怎么处理,都是小妹的事。我和老三都只有一个态度,小妹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是有人要是敢欺负小妹,我们是不允许的。”

才两天的功夫,她算是看明白了,以后小妹才是老楚家最最有出息的人,老五老六再有出息没多大用,隔家远,也照顾不到。

楚父听着老三家的表态,没说话,眼皮子都没有掀。闭着眼睛听。

老三也连忙表态,“爹,娘,我和秀英一个意思。小妹还小呢,她挣的钱归她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爹,娘,我和菊花也是,没有意见。”

老大也连忙出声。

老四也是一样,声音嗡嗡,闷闷的说,“爹,娘,小妹的钱,她自己做主。”

最稳妥的就是老二楚昭慧,石有田两口子,他们不用表态。

爹娘身子骨还硬朗,家里的嫂子弟妹们翻不起什么浪花。

“好,既然不是和蠢货一路的就好。我臭话说前面,君君虽然挣了一些钱,可买房子,盖房子,买瓦片,买屋梁,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以后,别打听试探君君手里有多少钱。不管多少都与你们没有什么关系,还有别想着悄悄背后逼君君给你们钱。也别打着借钱的幌子,逼君君。让我知道,男的打断腿,女的赶出楚家。”

“是。”

几兄弟异口同声。

楚父,楚母是不让老闺女以后成为家里几个儿女的钱庄。

免得他们以后自己不努力,以为小妹有钱,没钱了就找小妹就成。

他们同意闺女给家里盖几间砖瓦房,还有换屋顶,是因为不想村里人以后在背后戳闺女的脊梁骨。

自己在城里住小洋楼,家里的爹娘兄嫂还住茅顶屋。

在农村,是会被人说嫌话,戳脊梁骨的。

至于家里还藏有一支人参的事,只有二老与三个儿子知道。他们三还被楚父下了封口令。即使枕边人也不能说。

夜晚,石有田夫妻,带着孩子们,回去家里。

当晚,石有田敲开父母的房门,在父母的房间嘀嘀咕咕半夜。

石父当晚劝服老婆子,想好了,把老三分出去。住的离楚家再近又如何,还不是他老石家的子孙。

有便宜不占,天理不容。机会就只有一次,以后,老三搬走以后,家里其余的儿孙也能住的宽敞一些。

他也不用着急盖房子。

想到以后,想到老三以后有新房子,他就有些激动。老农民一辈子在地里刨食,除了温饱,就是土地与房子。

有了这三样,安全感才会有。

石父也是头秃劝慰了老婆子半夜: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一点也不为魏家以后考虑。

土里挣钱多难,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钱,刨开家里的花销,一年能存的钱少的可怜。遇到年成不好,家里置办大件,孩子们结婚,任何一种,都会让当年没有一分钱的结余还要倒欠钱,掏老本。

石家难得有机会,有人愿意支助着盖房子,他得帮儿子抓住机会。

第二天,天气依然晴朗,阳光明媚。穿了一件薄碎花袄子,昭君一个人背着带盖子的背篓去华莱市。

兜里还揣着村里迁移户口的证明,她的,父母的。

还有背篓里面装着新鲜的名贵药材,她继续换钱。反正齐家人还有一个月就要离开。

他们是通过正规途径出去的,虽然通过正规途径出去很难,但比几年后出去要稍稍容易一些。

昭君一个人去到公安局,先迁入户口。爹娘有了城里的户口,等过几年,不上班每个月也有基本粮食额度。

到那时,家里的日子会好过不少。

她想着过几年,给爹找一个临时工先干着,挣点家里的生活费。

“小楚姑娘,怎么是你一个人来的?”居委会的丁主任手里正在盖章,备档。

迁移完户口,还得在居委会备档。

“丁主任,我爹娘暂时不打算搬过来。家里一堆子的事情没有处理完。”

“也是,好了,以后有什么事,来居委会。别害怕,知道吧?”

丁主任羡慕啊,她也知道齐家的那套房子。虽然不是那些大资本家的洋楼一样大,可里面老好了。

是齐家老爷子以前送给侄女结婚的房子,只是他侄女夫妻离开以后,房子还了回来。

几年来,一直没有人住。但每一个月都有齐家的下人前来打扫。

独门独户,周围都是单位的宿舍。环境好,住户也不复杂,真有什么事,也能查询到蛛丝马迹。

而且她还知道,齐家急于处理房产,价格卖的特别低。

低到她都没有想到,如果她知道价格那么低,她就是借钱也会买下。只是她知道消息的时候,人家已经完成了交易。

她也就是猜测,也许,也

最新小说: 道观继承人她穿书后在当召唤师 白月光病危,容总要我剖腹取子 长嫂要改嫁,疯批小叔失控了 洪荒:这个巨灵神,他正得发邪! 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 落入逆徒手中后 隐世村长,满朝文武为我打工 四岁小太后:打小,就儿孙满堂! 替身七年,许小姐不伺候了 再睁眼!高冷女知青在我怀里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