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这个,自己就动手往袋子里装,又把钱递给季淮。
不过,也就忙那么一阵,半个小时后,刚刚还热热闹闹的校门口,瞬间又没什么人了。
汤粉蒸煮需要时间,很多学生都是家长接送,没那么耐心,看到人多就不过来了,直接回家。
晚出来的学生也有来买的,不过少,季淮忙了半个小时,又歇了一会,关掉了两个灶台,只剩一个在煮。
煮熟后,他把这碗面汤倒在打包盒里,对方给了他五块,然后走了。
摊前没了学生,季淮拿出手机在看时间,九点四十分。
程云瑜给他发了几条消息:“客人还没走,又要了一箱酒。”、“今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班,你那边怎么样?”、“我还以为能早点去帮忙。”.....
季淮回她:“我能忙得过来,你一会直接回家。”
在大排档当服务员,偶尔遇上太能喝酒的客人,下班会很晚,得等他们走了才能收拾下班。
程云瑜应该在忙,没有回他消息,他也没等,把手机收起来,拿着抹布就开始擦台面,刚刚手忙脚乱,汤汁也撒了不少在上面,学生倒酱油辣椒和夹葱花香菜也难免会撒在台面上,得擦一擦。
做小吃,最主要是干净卫生,不然大家看不过眼,哪能留住老顾客?
他算了算,刚刚卖出去二十四份,也还可以。
“铃铃铃。”校园里又响起一阵铃声,刚刚下课的是低年级学生,现在可能是高年级学生下课。
他没上过高中,也不太清楚,反正又有学生从里面走出来了,不过这回少了很多,但相对更有钱些。
比如,他们来买的时候会主动说:“我要加一个鸡蛋,做成荷包蛋。”、“能多加一块钱的菜吗?”
菜能有多少钱?成本低得很,季淮会主动给往里加,并且还问:“海带要吗?给你也加点。”
“谢谢。”
.....
季淮又忙活了半个小时,卖出了十一份,校园里断断续续还有学生出来,但很少了,偶尔有那么几个。
十点半时,商铺已经渐渐关门,一条道上就剩关东煮夫妻和他,很快,关东煮夫妻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撤离。
“我要一份酱鸡肉米面。”长头发的一位女孩来到她的摊位前,看了眼菜单对季淮说。
“好,现在给你做。”季淮掀开盖子盛汤,然后点火,对她说,“要吃萝卜丝吗,可以夹点。”
她摇头:“我不喜欢吃这些。”
他往小锅里放着食材,余光瞥到她手上拿着的高考复习资料,于是问:“你是高三的学生吗?”
“是啊。”她从手机屏幕上移开视线。
“你们这么晚才下晚自习啊?”季淮往小锅里夹着菜,像是在随口问。
“不晚,我们平时都自主学习到十二点,不过今天我有事,就要先回家。”她回着。
“走读生也十二点回去吗?”季淮语气诧异。
他是个学渣,初中时上课就睡觉,下课就当混混,到处认妹妹,替人出头,而且,初中学习也没这么紧张。
一天学习这么多小时?学到半夜十二点?
“对啊,不然高考怎么办?都想考好大学。”女孩看季淮年纪也不大,也觉得没什么学历的人才来干这种工作,也就多说了几句。
在她的讲述里,走读生也有学到十二点的,十二点后就没人了,因为教室会熄灯,寝室要关门,住校生得回寝室,走读生也要回家。
不少走读生是在学校旁边租的房子,周六周日也会来学校学习,这种情况集中在高三的学生学生比较多。
季淮给她打包好,接过钱,又把目光望向校门。他决定等到十二点,看能不能多卖点。
夜渐渐深了,路灯熄灭,一条街望过去,空荡荡的,出来的学生也越来越少。
十一点。
程云瑜匆匆忙忙赶来,她一路小跑着,站在季淮面前时气还有些不顺,他无奈道:“你怎么过来的?我都要回去了,不是跟你说直接回家吗?”
“王梅就住附近,我让她载我到上面菜市场那个路口,我自己走路下来。”程云瑜说着,见都没人,又看着他的摊位,整整齐齐又干净,于是安慰说,“今天是第一天,卖得不好没关系。”
“还行,马马虎虎。”季淮倒没觉得有什么。
“这么晚了,还有学生吗?”她看着校门,都没见有学生出来了。
他又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一会可能还会有,我们等等看,也顺便看看一下附近的人流量。”
“嗯嗯。”程云瑜陪着他,走过去站在他身边。
季淮把放在底下的一盒寿司递给她,“给你留的。”
“你买的?多少钱。”她欣喜接过来。今天她在包厢服务,忙了一天,跑来跑去,又是收拾又是拖地,肚子饿了。
“四块,但不是买的,刚刚有人卖寿司,用一碗米线换的。”季淮说完看到一辆电动车在他们摊位前停下来,他往前站了站,主动问,“要吃些什么?”
车上的中年男女应该是夫妻,都穿着睡衣,抬头看了看,男人对女人说:“吃米线吧?他这好像就只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