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了便宜还卖乖,那日子得过成什么样? 如果舒舒没有指给他。 他摇摇头,没有如果。 舒舒已经做好一个饭包,递给他道:“尝尝。” 九阿哥接过,咬了一口,道:“香!” 舒舒听了,脸上带了笑。 这寒冬时节,吃这样的包饭,跟夏天完全不同,更清爽更好吃。 两人可着这个吃,几道菜基本都没动,就赏了下去。 一份红烧牛排赏了兆佳格格,一份牛肚锅子赏了崔总管,一份酱焖牛肉赏了齐嬷嬷。 等到膳桌下去,九阿哥说了随扈谒陵之事。 舒舒听了,也生出担心来。 现在已经数九天气,是“一九”最后一天,十四出发,就是在“二九”里。 往返半月的话,就是“二九”连着“三九” 现在的冬天,跟几百年之后还不同。 要是按照后世的说法,现在还处于“小冰河时期”,华北地方尤其明显,冬天苦寒,春夏少雨。 可是皇子随扈是恩典。 舒舒就道:“那可要好好预备预备,爷出行的马车收拾收拾。” 九阿哥也是个不爱吃苦的。 虽说在四阿哥跟前说的高声,可是要是能享福,谁乐意苦熬? “除了熏笼,还能怎么收拾?” 九阿哥好奇道。 舒舒想了想现在马车的规制,道:“羊毛毡里再加一层,隔热隔冷应该会好些。” 九阿哥点头道:“这个可以。” 舒舒又道:“座位下可以放熏笼,熏笼的排烟口直接在车厢下。” 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密闭车厢不安全,熏笼也能更大些。 “这样,一辆马车,最多可以放三个熏笼。” 舒舒道。 九阿哥道:“那是暖和了,可是出了车更容易感冒吧?” 舒舒道:“去年得的貂皮,还剩了不少,正好可以给爷做个一口钟斗篷,下车的时候披上……” 九阿哥忍不住翘了嘴角,道:“那咱们做一样的,你也做一件。” 舒舒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肚子。 现下罩衫就要宽松的了,一口钟斗篷确实更方便些。 她就点点头,道:“好!” 刚入冬的时候,她叫人预备了一些鸭绒。 原本想要给九阿哥做个袄什么的,现下看来,没有貂皮暖和。 现在这种天气,估计要零下二十度左右,还真的只有大毛衣裳最暖和。 她打算叫人做成鸭绒垫子,放在马车上。 九阿哥倒是记得职责所在,次日叫人按照舒舒的想法,简单地改装了一下他自己的马车。 加了一层羊毛毡后,是好许多。 九阿哥举一反三,加到三层。 三层羊毛毡中,夹了两层防水的油毡纸。 如此一来,不单单挡风,而且隔音也好。 坐在马车里,外头的风声都听不见了,马车轱辘压地的声音也小了不少。 九阿哥大喜,直接叫人将马车驾到营造司,让这边的匠人按照这个标准,改造圣驾出巡的各辆马车。 皇子们的马车可以直接改造,御车想要改造却是要请旨的。 九阿哥就跟营造司的笔帖式要了纸笔,简单的画了个草图,就揣着往乾清宫去了。 正好大阿哥从里头出来,九阿哥就道:“正要打发人去跟您说一声呢,你瞧瞧这个……” 说着,他将马车的草图给大阿哥看了,道:“您的马车在王府那边,打发人送到营造司,一并改了吧。” 大阿哥看了个大概,指了指车厢西侧的两个凹槽道:“这是做什么的?” 九阿哥看了一眼,道:“底下有熏笼保温,上面是放水壶跟饽饽的。” 大阿哥点头道:“不错,那我回头叫人送过去。” 九阿哥得意道:“有弟弟在,指定让大家出行也舒舒坦坦的。” 大阿哥夸道:“行,那我们等着。” 等到了御前,九阿哥也是这个说辞,道:“汗阿玛万金之躯,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也年幼,儿子就寻思着,出行还是少遭罪为好。” 康熙看了图纸,没有说什么。 马车上本就有熏笼,只是原来是一个,位置在车厢里。 现在就是多了两个,外加上马车外多两层羊毛毡。 都是小道。 还是怕吃苦罢了。 康熙很是看不上,想要敲打九阿哥两句,可是想着还有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在,这也是友爱小兄弟,就道:“嗯,就按照这个改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