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皑皑的雪原上,一行人在雪上飞速前进。 傍晚时分,他们停在了一处林子里。 一天时间走了平时五六天的路程! 同志都高兴坏了。 这样可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啦! 为了安全,他们还特意往里面行了一段,进了深处才停留休息。 看到大家一个个都很自然的,抓了一些干净的雪装进水壶或者碗里等化开,再拿出干粮准备啃的时候,姜南苏就很纳闷。 “大姐,咱们不开火吗?” 赵大姐抬头看了看天道:“今天没什么风,如果生火,火光和烟都会让鬼子发现我们的行踪,这里离肇源城太近了,会引起鬼子的警觉的。” 姜南苏默然无语。 他们离开南山屯,是因为一个地方不能待太久,怕万一鬼子来了会连累到乡亲。 可如今离开了屯子,竟然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了! 长年累月的,这身体怎么受的了? 姜南苏转头看着那些人在努力咬着已经硬邦邦干粮的人,实在是吞不下了,就抿了口雪水的样子,心里突然有点焦躁。 她好像看过关于无烟灶的视频,但是,当时也就瞟了一眼而已,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好像是先挖个能让一个人蹲着塞柴火的大坑,然后呢? 要有个灶台的位置! 对了,还要把灶台和大坑在下面挖通,作为入柴口。 还要挖几条处理烟雾用的沟! 对!就是这样! 姜南苏欢喜的跳了起来:“大姐,我有办法了!” 赵大姐:?? “大姐,我有办法弄出无烟灶!” “真的?!” 不只是赵大姐两眼瞪圆,身旁坐着的几个中队长都看了过来。 特别是抗联出身的老严和老万,用极其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她。 他们抗联最难的问题,大队长有办法解决?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立即走上前:“大队长,你说,我们做!” “这样,你们先挖一个长方的大坑,大小差不多能让一个人弯腰塞柴火这样的,深度大概……蹲下还能露出个头这样的,就差不多了。然后在这个坑的前方半臂长的位置挖一个圆坑,要根据锅的大小来挖,能把锅坐上不掉下来那样的,再把下面给挖通,能让柴火送进去就行……” 姜南苏在雪地上画出样子来(画了,丑的不能见人,删了!网上有)。 “如果只是临时的灶,只要在这个圆灶往外挖几条两三米长的长沟,做为通烟道,沟上要盖上树枝枯草什么的,出来的烟少,就不会窜到外面去了!如果是长期驻地,那就在圆灶之外再挖一个深一点的大坑,只要上面盖严实,能存一定的烟,再从这个坑出发挖烟道……之后,让烟自己慢慢的散掉就没事了。”BiquPai. 姜南苏在说的时候,老严和老王已经拿了工具在那里“吭哧吭哧”的挖起来了! 挖的是姜南苏说的长期使用的无烟灶。 姜南苏看着挖出来的泥巴道:“其实,这种灶使用时间也长不了,如果是长期驻地,最好是挖出地方,做一个这样的无烟灶出来,再在周围做两个棚子来,烟道那边的棚子不要出入口,漏出来的那点烟在棚里慢慢散出来,做饭这边的,有边缘和顶棚遮住火光就行。” 听到这灶需要用到树枝枯草啥的,战士们纷纷抓耳挠腮的。 这都冬天了,草都埋雪地里了,树枝也没有叶子了! 咋整啊? “用麻袋行不?”君珊珊提着几条空袋子过来:“这是之前装高粱的袋子。” 姜南苏点头:“可以的,等会先在上面放点树枝,再把麻袋放在上面,再铺点雪上去。” 同志们立即行动起来。 “老赵,让人拿锅来,咱们试试!”老严和老万看到自己挖出来的无烟灶,眼睛贼亮。 “刘姐,拿锅来!” “来嘞!”刘姐端来大锅的时候,也有机灵的战士帮忙抱了柴火来。 将锅放到坑里,再用泥巴封好边沿的位置,锅里放上雪,开始生火…… 一锅水烧出来,同志们纷纷鼓掌。 虽然并不是完全没烟,但真的非常少,这少少的烟量,一出来没多久就散到空气中,根本不可能窜到天上去! 鬼子不可能会发现! 如果能再做出大队长说的棚子,连这点烟都不会散出去! 大队长太厉害了! 这是怎么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