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甘宁确实有些意气用事,想当然了!他提出方略,看似有些道理,可实际执行起来,却如同李严所料,竟处处束手,遇到了许多麻烦! 此时的甘宁,拥有水军一万五千人左右,战船不到两百艘,按理说还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可问题就在于,他们要弃船上岸,改为陆军作战,这下子问题就来了! 其实水军作战,也不完全都是靠远程攻击,也有猛撞敌船,派水卒登上敌舰,与之绞杀的战法! 因此,水军士卒,并不是没有近身作战的能力,只是大部分人,并不精通,只有少部分,类似于海军陆战队功能的精锐,具备步军素质!而且,武器装备也更贴近于步军! 可其他人呢?手里多弓弩,少刀剑,若真的登陆作战,甘宁也只能勉强凑出一支弓弩大军来,而刀盾兵和长枪兵等,却少的可怜,更是没有骑兵! 兵种过于单一,战法便十分单调,甚至率领这样一支军队,长途奔袭,深入敌后,还会非常危险!甘宁判断,南阳空虚,其实只是猜测,并没有情报佐证,万一不是呢? 试想一下,一支轻装弓弩大军,一旦遇上了曹魏骑兵,将会是怎样的光景?对方都不用人多,一两千骑,便能把甘宁的军队,冲个稀里哗啦,杀个片甲不留,那可就惨了!这是其一! 其二,水卒登陆作战去了,战船就必须停靠在江边,只剩一些水手负责看管,这些大家伙,目标太过明显,无法隐藏起来,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戳在那里,岂不是成了活靶子? 万一被襄阳魏军探知底细,夏侯惇突然率部来攻,那么这些战船可就全毁了! 对于水军来说,船就是命,况且其价值不菲,打造一艘战舰所耗费的成本,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若是二百艘战舰,全部被毁于一旦,不仅甘宁没有了退路,对于刘纬来说,也是个难以承受的沉重损失,甘宁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此前北江滩之败,甘宁只有失察之过,即便获罪,也不会很重,降职罚俸,以示惩戒,也就到头了!可一旦汉军水师全军覆没,战船损失殆尽,那甘宁的脑袋,估计就保不住了,论及军法,还不得开刀问斩? 除以上两点外,甘宁还有个麻烦,就是此番所来,携带的粮草不多,也就够支撑一个月左右,这无疑成为了他率军北进的另外一个障碍!一个月?甘宁能结束战斗,收复襄阳吗?恐怕有点难! 甘宁原先的想法是,水军支援襄阳,自然应该由襄阳方面提供钱粮,这是制度,更是约定成俗的习惯,毕竟襄阳郡和巴东郡,是两个独立的地方行政机构,虽然都是在刘纬麾下,但账面还是泾渭分明的! 更何况,李严是荆州党成员,甘宁是益州集团骨干,双方表面和气,暗地里却是对手,他岂能自己掏腰包,去帮着李严打仗?当然,支援作战,甘宁肯定是不遗余力的,但是经济账上,也不能吃亏呀!BiquPai. 于是,这一次来襄阳,甘宁仅带了一个月的口粮,可他万万没想到,襄阳已经丢了,存粮器械,都被曹军缴获,李严已经无法供应水师粮草,他自己还不够用呢! 其实,甘宁提出这样的用兵方略,既是他不肯服输的性格使然,也是在和李严赌气!可是,离开了宜城,回到了自己的旗舰之上,甘宁冷静下来,便多少有些后悔了! 这么多问题和麻烦,该如何去解决?是不是还要坚持登陆作战,北进南阳的战略呢?一时间,甘宁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显得犹豫不决,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可是很快,他又下定了决心! 牛皮都已经吹出去了,若是现在退兵或者按兵不动,岂不是让李严笑话?不行!北进南阳之略,必须执行! 多少年了,我水师好不容易获得战机,却出师不利,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丢的可不是我甘宁一个人的面子,而是整个水师的颜面!将来我水军,何以立足于汉军序列,面对众人的眼光?兄弟们,还抬得起头吗? 其实,甘宁的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这么多年,刘纬打造强军,其中花在水师身上的钱,绝不少于步军,可谓重金投入!可是,水师却一直没派上什么用场,这就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眼红,甚至是揶揄和讽刺! 蜀中其实早有一种说法,很是流行,那就是当兵要当水军,待遇好,薪俸高,还不用冒险打仗,如同捧了铁饭碗!这话,可能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态,可在甘宁看来,却是尖锐的讽刺,每每听来,都觉得像在打自己的脸! 眼下,若是甘宁不敢北进南阳,继续作战,就这么回去,还不得被吐沫星子给淹死?这一战,可不仅关乎于面子,更关乎于水师的前途和命运! 战!必须要战!击败夏侯惇,收复襄阳,奶奶的!我甘宁豁出去了!把我惹急了,直接打下宛城,给你好看!想到这些,甘宁终于一咬牙,痛下了决心! 不过,甘宁绝非莽撞武夫,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