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个人私有。 这会正是用牛的高峰期,可村子里就这两头牛,都已经排了不少人家。要是不着急,倒是可以一点点等着。可问题是想着提前动手,不跟大流儿队伍走,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把主意打到马骡身上。 马骡犁地速度快,是慢慢的老牛两三倍,这要还是普普通通的脚步,那是跟不上那可就叫人笑话了,还窝了工耽误事儿。 家里统共就这几个人,最是能干的种地能手今天也嫁人了,其他人倒是可以干别的活,只是这招犁杖却是个技术加力气活儿。缺少了哪一样都完成不了。 赵明玉倒是招过犁杖,只是时间却是不长,村里能够胜任的人也是比较多,他这边累了那边就能找着人接替。可这到了各家各户都忙起来的时候,就有所不同了。也显现出来,家里没个硬实的劳力是真就不行。 册 “还得是小子啊。”赵明玉发出一声感慨:“要是小子长到十七八岁,小牛犊子似的健壮有力气,这活儿就不用这么愁了。”瞅着炕上努力想要翻身的小家伙,念叨句:“小五,爹的好儿子,赶紧长啊,等大了好干活儿。” “别说那些没有用的,咋地,盼着这小子长大就是为了给你干活儿的啊,还能不能有点儿出息了。”李翠珍哧了他一句,抬眼瞅瞅三个姑娘,有没有为她们爹那两句话而生气。 赵文男岁数小还能差些,主要是赵文兰和赵文多,别再因为偏心小儿子的事儿再有意见。 赵明玉喜欢儿子,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这是小五出生已经好了很多,之前那可真是动不动就提上一句,净惹着人不高兴了。 赵文兰今天难得请了一天假,送了大姐出嫁,心情很是低落,回来家就听见赵明玉唠着这种嗑儿,难免会觉着烦。可她也不说,只皱了眉吃了两口饭就撂下了筷子,下了桌。 家里的这些个农活,老二向来是插不上手,也不用她插手。主要是她得上班挣钱,再就是那虾虾的劲儿,半天出不了多少活儿,倒是把自己累个够呛。 这次的种地李翠珍也不打算叫上她,只是家里剩下这些人,小四留在家里看着小五,老三学校上课,不能打她的单儿,也就是她和赵明玉俩个人能干活儿。十几亩地,两人得干上好几天,那倒也行,慢慢抻悠着干总能种完了。主要是这趟地的时候,要吗就想办法借牛犁地,要吧用马犁地就得找人扶犁仗,就是这两个选择,貌似哪一个现在都没办法。 这可难为住了人,赵文多嫁人的失落感,也因为这种地的事给转移走了注意力。 赵文多虽说没出声,可也在为这事儿操心。老大嫁人,这个家少劳力的缺点就彻底暴露无疑了。拢共就这么几个人,小的小,弱的弱,没一个硬实人儿。 村里人就是这样,一年到头没几天歇息时间,大多数时候都在忙着地里的农活。这才只是春耕,才将将开始,后序还有一系列的活儿要干。补种、间苗、施二肥、打水叉、抽穗,还有秋收、晾晒、上仓,前后历经五六个月,几乎每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拾整一次地。 要不说这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种地真的是件很累,很繁琐的一件事。 没能商量出结果,这地也还是要种的。实在没招,也只能找人帮忙了。这个时候,农活儿上还不流行雇短工。各家刚分了田地,才结束大锅饭形式,最是家庭个体单干的开始。 李翠珍生性要强,不到万不得已,那是从来都不求人的。这扶犁仗的活儿实在是干不了,不是她要强就能解决的事情。划拉了一圈儿的人选,最合适的也是比较能胜任的也就是吴大奎了。 赵明玉趁着去镇上买种子化肥的时候,跟着轮班到店里帮忙的吴大奎说:“大奎兄弟,实在是张不开这个嘴,可家里那些地确实是没有办法,只能麻劳你一回了。” 吴大奎刚打村里过来,还没到店里就被堵在这道儿上了。不明究里的还当是店里出了什么问题,一听才知道是为了种地的事儿。 没有心理准备,就先是愣了一下,脑子里快速的闪现之前崔玉珍跟他商量的事情,这是第一年分产到户,各家都积极的在备耕,因为是头回自己干,哪怕是多年的庄稼老把式了,也难免会觉着心里没底。就想着早点开始,一旦没种好,还可以有时间去补救。 这跟赵家的早动把,原由虽然不一样,目地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能早别晚,得空了就开干。 正是因为想到这个,所以才会迟疑的顿了下,没有在第一时间给出答复。 赵明玉本就敏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眼见吴大奎是这反应,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有难处,当即就道:“那什么,要是不行我再想别的办法,你忙你的就不用了。” 吴大奎赶紧道:“不是,明玉二哥,我刚才走了一下神儿。你们家的事不就是我的事吗,哪能没有空呢。告诉二嫂,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