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估计只有原来的三层,但是价格提高十倍以上!” “什么……十倍……” 何小官笑笑,“不敢信?等做出来,你尝尝,就敢信了!” “……” 接下来几天,张青陪着项六在酒坊改进那些器具,而何小官则开始考虑销售的问题。 要赚大钱,单单靠临安县内消费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在整个大宣铺开。 而这,当然要靠名气!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酒再香也怕巷子深啊! 营销显然不是何小官擅长的,想来想去,还是要找个当世的文化人。 临安县谁最有文化? 当然是那个当了县太爷的状元郎! 想到这,何小官从客栈出来一路小跑去了县衙,到了直奔后院,迎面碰到小翠,差点碰翻她手里的茶碗。 “恩公!您来了!”小翠又要下跪。 “咳咳,快起来,以后可不要再跪了……县令大人呢?” “老爷在书房批文书呢!” “好,你忙吧,我帮你送过去!”何小官接过他手里的茶碗。 “是,恩公!” 此时董勇正在奋笔疾书,那一手蝇头小楷看的何小官很是出神。 “小翠,师爷还在粥棚吗?” 何小官咳嗽了一声,端起茶碗喝了两口。 “你这茶太差了点……咳,这县太爷当的可怜哦……” 董勇终于还过魂来,“你……你啥时候来的?” 何小官双手放下那个茶碗,陪着笑脸道:“今天有事儿要求你!” “你?一夜灭了傅家的人还能有求于我?” “咳,这是两码事,武的我还凑合,文的真不行……” 何小官把来意说了一遍。 “哦?”董勇放下手中的毛笔,“你野心挺大啊?还想卖遍整个大宣朝?” “好东西要大家共享!这是大好事!” “你这个酒……叫什么名字?” “天香!天地的天!” 董勇想了想:“你是想让这个名字在整个大宣朝传播……可是传播最快的,除了坏事丑事,就只有好诗文了……” “好诗文……好诗文……”何晓光念叨了一句,脑海中灵光一现,激动到双手颤抖,“快,给我纸笔,我刚才想出一首诗来……” 董勇满脸疑惑,摊好一张纸,把座位也让给了他。 何小官提起毛笔,果真写下了一首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天香! 董勇默念了一遍,一把差点把桌子拍碎:“好诗!好诗啊!我靠!你是隐藏的大儒啊!” 何小官却反常的双手合十,心中默念道:“曹阿瞒啊曹阿瞒,借你的诗文一用,你不会怪我的对不对?听说你最好酒,我这也是为了让世人饮上好酒,也算是遂你的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