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珠宝让贾敏和黛玉选择,又让她们看了些上好的布匹,让她们带回去做衣裳。黛玉跟着玩了一会,便在床上睡着了。 贾母便带着贾敏移到碧纱橱,问道:“敏儿,你们怎得忽然进京了?” 红薯、土豆的事情虽没在朝上讨论过,但京中绝大部分的人家都已经只晓了。贾敏有些惊讶自己娘家居然还没得到消息,回道:“母亲不知吗?老爷在扬州发现了新粮种,圣上才调老爷入京的。这些日子都是在皇庄忙碌,京中好些人家都送去了帖子想着打探消息呢。” “竟是如此!那圣上可给如海升了官职?”贾母这时也意识到了府里消息的闭塞。这么大的消息,府中居然没人知,老大和老二是越发不中用了。 “还没定呢,老爷估计着是去户部。”贾敏也不隐瞒。 “户部也好,四皇子是个干实事的,和太子关系也好。”贾母放下心来。还是老爷子有眼光,选中林如海做女婿,如今可不是官运亨通。 “母亲,大哥和二哥如今……府中可有什么章程?珠儿和链儿学问如何?”贾敏对娘家的形势有些担忧。自父亲走后,这荣国府怕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自己那大哥不提也罢,二哥担了一个会读书的名头,在员外郎的位子上一动不动。 “珠儿已经考了秀才,打算明年考举人呢,夫子说有些希望的。链儿这孩子机灵,只是不爱读书,为人处事倒是不错,和各家的孩子关系也好。府里打算给他捐个官,后面再袭爵。”贾母也是明白荣国府的现状,这一代是没什么办法了,好在贾珠还算可以,再有林如海的帮助,应该能平安过两代。 “母亲心中有成算就好。”贾敏见母亲心中清楚便也不多说什么,毕竟娘家的事她也无法插手太多。“就是宝玉这孩子……” “怨他母亲,非要把衔玉而生的事嚷出来。好好的孩子,让她毁了。”贾母想想老二家的就糟心,还觉得自己很聪明,要不然顾及着王家。“玉乃国之重器,这皇室都没有衔玉而生的人,偏偏我家有。得亏你两个哥哥不成器,不然……只是可怜了宝玉那孩子,一辈子就是个富贵闲人的命了。” “好好引导,做个名家大师也是可以的。我看那孩子挺聪明的,做不成官,倒是可以走走名家的路子。”贾敏也明白母亲的顾虑,这是关皇家,自是应该小心行事。 “敏儿这事你就别管了,只专心养胎便好。”贾母担忧的看了一眼贾敏的肚子,“你年岁不小,可要好好注意。如今已经八个多月了,等回了林家,便不要再轻易外出了。多备些稳婆奶妈,再就是多请两个大夫,特别是女大夫,得提前寻摸。” 贾母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又说道:“我这还有些上好的药材,当年你父亲续命用的人参还留了几个参片,晚点你都带走。” 贾敏自是明白那参片多重要,宫里出来的好东西,忙拒绝道:“参片母亲先留着,林家也有人参,年份很不错的。原是女儿的不是,烦劳母亲忧心。” “你们兄妹三人,独你最得我心,哪里是你的不是。若不是我这把年纪了,到扬州又远,你生黛玉时,怎么也要守着。”贾母轻轻抚摸着贾敏的头发,“我儿也算是苦尽甘来,只要平平安安生下这个孩子便好了。” “不若我生产时母亲去林府住些时日?”贾敏试探性的说道:“就怕母亲不舍得哥哥嫂子们。” “你又不是十七八岁,还要母亲陪着。”说完,贾母又叹了口气,“我老了,也帮不上你什么了,你只平平安安就好。” 母女二人又说了会话,挡不住困意,在床上睡着了,这一觉便睡了快一个时辰。重新洗漱完,贾政也带着林如海到了后院。 众人又是一通寒暄,喝了两杯茶,说了会话,林家人离开的时候便到了。贾母带着几个孩子送到了院门口,宝玉自是不可以让林妹妹走,哭哭啼啼的。但贾政就在旁边,又有满是书卷气的林如海,宝玉自是不敢有什么大动作。故而,林黛玉很顺利的坐上了回去的轿子。 等离开了荣国府大门,贾敏一坐上马车,眼睛便开始红了,把黛玉父女吓了一跳。等到了林家,贾敏的情绪才恢复到了平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