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际,半空却传来一阵钟鸣,提醒学子入院开考。 看热闹的诸位方才觉悟,只见原本密密麻麻聚在一起的乌合之众,瞬间洪水般快速瓦解。 希夷找到被挤到山门台阶下的翠儿,交代完毕,就匆忙背着笔袋随着众人往院门跑去。等跑到前方隘口处,就见俊美书生和胖书生走向书院的队伍。 不对!那队末尾处还吊着个熟悉的身影! 刚才幸亏此人帮忙解围,但人品着实让人厌恶!不知道是不是希夷眼花了,等她朝着画院大门跑去时,似乎那身影也正朝这边张望过来。 希夷跟着队伍进院,见中庭处设有礼房桌案,上面放着厚厚一沓名册,执事们在旁做着撰录。 名册为每人一张,印有诸如身家清白、未犯错受刑、非倡优隶卒等。考生只需将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等申报的等信息填写完毕,进考场前出示,从监理手中换取到答题的用纸。 希夷前方有两支队伍,一队位于中庭树下,顶着火辣辣的日头,一名中年胡髭执事满头大汗忙碌。 另一队则在门廊下的阴凉处,两名执事一人负责检查,一人负责撰录,虽然排这队的人多,但二人配合的有条不紊。 见到此景,希夷假装不经意地往树下队伍靠了靠,等排到跟前,钟鸣又响起了第二遍。 “楼小楼?” 胡髭执事瞧了瞧希夷的名碟,目光森然的望向她,一瞬间希夷呼吸骤停,但很快她便迎上执事的目光,毕恭毕敬地施了个礼。 谁人不喜欢样貌憨实、礼貌有嘉的小郎君? 执事低下头继续撰录,没再详细盘问,将希夷放了进去。 隐真画院自建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院内各处留有唐代遗风,颇有肃静清雅之气。 希夷想起儿时为自己开蒙的可夫子,夫子曾跟她讲过,画院因殿前两棵百年木兰而闻名,每当木兰花开满园飘香,画院举办一年一度的木兰雅会,不论出身,学子们均可参加。 虽说可夫子当年拔得头筹,但那木兰花瓣落在他的头上的声音,却是他一生最难忘的回忆。 希夷那时虽然年幼,也能察觉到平时不苟言笑的夫子,每每谈及往事总神情高昂,眼角更是含着泪光…… “前方就是今日主考的正殿,待会叫到名字的人十人一组,领取卷张依此入殿,全程请勿喧哗。” 一位执事打断了希夷飘远的思绪,听到叫到自己名字,赶紧跟上队伍走进殿内。 大殿正前方悬挂着官家提笔的一块匾额,上书“绝迹隐真”几个大字。希夷的座位靠近殿左第一排,斜对面就是空阔的礼台,上面拜有先贤圣人的画像。 片刻过后,殿内肃静。 只见从殿外走上前一行人,为首是今年的主考官,执事介绍一位是闻名遐迩的王学正,旁边国字脸的则是今年刚升任主考官的赵学正。 希夷也早有耳闻,王学正名礼仁,原是官家钦定的大画师,因无意出仕,如今在画院任职多年。因在书画圈颇具盛名,每年很多学子都冲着他门下前来报考。 不知为何缘故,王学正今日脸色看着略有涨红,一双眼睛却不怒而威。 旁边的赵学正倒是长相温和,上前一步宣读考规,“本场考试要求一、根据诗意,结合画作经验及对全诗的理解,画一张主题作品,题材自拟,表现形式不限,不得抄袭背默他人作品。二、要求构图完整、造型生动,技艺娴熟,富有意境。三、题跋必须抄录全诗,注明时间、地点,不得署名,试卷竖式,三炷香时间交卷。” 考生们窃窃私语,原以为大名鼎鼎的隐真画院考试颇为繁琐,怎知三柱□□夫便要见了真章。对于抱着徐徐图之、大展身手的学子们来说,有些意外。 “肃静!考场禁止交头接耳,如有违规者革去考试资格。本场考试现场评判,三刻张榜公示成绩,合格者留下继续研习,不合格者也请乘着天色尚早赶紧下山。” 王学正的一番话警示,殿内果然又安静了下来。 众人盯着执事们将考题的卷轴慢慢展开,上面是唐代刘长卿的《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按理说,对命题诗句的理解本是百人百种、千人千态,可考场选拔,光有好笔法不够,还需在意境上突出格物致知,才能从众多考卷脱颖而出。 希夷环顾四周,人人面前一张白卷,均是苦思冥想。 眼看第一柱香已燃去香头,希夷这才聚精会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