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但是没有你们,我的视频也拍不了,给我个机会吧于老板?” 她笑着继续劝道,“我也算过来熟悉熟悉环境,到时候脚本写好,视频才能拍好。” 于礼也笑了:“还是头一次见人上赶着当劳力的,也就这一阵儿啊,后面我会招到人手的。” 虽然才见两面,但于礼知道苏映雪真把她当朋友,心下有些感动,“谢谢你,阿雪。” 苏映雪摆摆手说她客气,解释自己就是没事儿干,想给自己找点活。 说完,她继续吃面。 闲谈中炸酱面已经吃得差不多,另一碗鸡汤菌菇面看着素,待她用勺子喝了口汤,眼睛亮了亮。 她做料理这一行的自然能尝出来,这同姑姑家里的土鸡汤一样有滋味,也明白他们是用了真材实料的。 正因为溪村面馆做饮食的诚意,她才打算选择这儿作为视频拍摄地点。 于礼收拾完桌面,正打算离开。 面馆却走进来一个满脸喜气的中年男人,他一眼就看见了于礼,叫住她并朝她走过去。 中年男人是田溪村人,家里办孩子的百日宴,时间就在明天,特地来邀请同村的于礼帮手备菜,一同吃宴席。 说明了情况,他便将手里打包好的几份糕点连同一个红包递给于礼,让她收下,明日记得赴宴。 做完这些,他便离开了。 苏映雪吃着面旁观,‘百日宴’她是知道的。 新生儿足百日办的,祝其长寿的庆祝宴。 但对方送的糕点令她有些好奇:“这儿请人吃宴席,还需要先送食物?” 于礼将甜糕放在桌上,同苏映雪解释:“这是我们三江镇的特色小吃,米籺。” 她将袋子打开,里面有两份颜色的饼状糕点,“白的是咸馅,里头有花生、虾米、绿豆。田艾色的是甜馅,一般包的是花生、椰丝或木瓜丝。” “一般我们过年过节,会做这个祭祖。有什么喜事,也送一份给乡亲们作礼,沾沾喜气。” 她一边介绍,一边从袋子里拿了两个不同馅儿的米籺出来,用纸巾垫着放在苏映雪面前,说道:“正好你在,也尝一下沾点喜气。” “那我不客气了。”苏映雪擦了擦手,挑了那个咸馅的。 将外头包着的厚菠萝叶揭开,她咬了一口那糕点。 外头的皮是糯米做的,里头的馅料饱满,如于礼说的有虾米和绿豆。 绿豆特有的微甜搭配虾米的鲜咸,竟带来与众不同的味蕾碰撞,完全不觉得违和。 “好吃,是我完全没吃过的味道。”苏映雪点头称赞道。 于礼笑笑,看她一脸满足,便招呼她一句慢点吃。 她收起桌上装着糕点的袋子,正想离开,却突然眼神一亮,对苏映雪说:“要不然你明天也同我一起去吃席?这样的宴席很有我们镇上的地方特色,你可以带上相机,它肯定能成为你的视频素材。” 得了苏映雪的帮忙,于礼也想帮她做点什么。 苏映雪闻言想了想:“我不是村子里的人,对方也没有邀请我,这会不会失了礼数?” 于礼轻轻笑了:“问题不大,有外来游客到家里拜访,乡亲们会热情欢迎的。实在过意不去,别空着手,明日准备一个红包就好。” -- 依于礼所说,苏映雪第二天早上带上相机,跟随她到田溪村参加宴席。 办宴席的一家人姓赵,家里盖的房子在村子深处,于礼带着苏映雪绕过几处窄窄的巷道,才到了赵家大门。 院子里早摆好了多张圆桌子,家主在门口抱着百日的新生儿,和旁边只有成人一半高的小孩儿端着一盘桔子,一起迎接宾客。 苏映雪跟着于礼一同上前寒暄问好,对方送给他们一人几个桔子,象征吉利。她们也将准备好的红包递过去,道几句诚意祝福的话,如此便入了宴席。 “赵叔原来是为小孙女办的宴席,挺好。”于礼边往后厨的方向走,边回头和苏映雪说。 “这有什么特别吗?”苏映雪不解。 “以往村镇上,百日宴一般是为男孩办的。”于礼淡淡地阐述着这一事实。 苏映雪明白过来,百日宴席也存着重男轻女的封建。 “大抵现在生活富足,大家也渐渐摒弃了一些封建思想。”于礼补充道。 苏映雪听罢只点了点头。 从进门时,她就打开了运动相机,将院子里热闹的景象拍进视频。 此时走到院中临时搭起的后厨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