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郡郡界边的离狐县时,有一名相貌看起来颇为年轻的文士,主动前来拜访曹昂,并表示要投入曹昂麾下效力。 对于这等识时务的人才。 曹昂向来是来者不拒的。 而且仔细思量一番的话。 除掉父亲那边不算。 这个家伙,好像是头一个来主动投奔自己的人才。 所以甭管来人是谁,也不论他有什么样的才能,又或者只是个混饭吃的。 总之能够主动前来投奔自己,就证明他最起码是有眼力的。 就凭这份眼光,就足以令曹昂停下脚步来,单独接见他一番。 …… 此刻在离狐县的一处驿馆中。 曹昂坐在雅间内。 手底下的亲卫,很快就替他将一名年轻人引入屋内。 “将军,这位便是之前投来拜帖,说是想要拜会于您的先生了。” 随着曹昂的点头示意。 几名亲卫很快就退了出去。 而年轻文士则在众人走后,当先朝着曹昂拱手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在下毛玠,见过将军!” 曹昂动作迅速的站起身来,快步走至身毛玠前,双手托着毛玠的臂肘将他扶起,并引入桌案前。 “先生快快请坐!” “不敢当先生之称,将军只管叫我表字孝先即可!” 二人入座之后。 曹昂寒暄着问道:“听说孝先乃是陈留人士?” 毛玠点了应道:“不瞒将军,在下正是陈留平丘县人,世代居于县中,在下之前更是于县中担任一小吏。” “只是兖州连年战乱,近些年来陈留县更是不得太平,在下原本打算南下荆州,远避兖州的战乱。” “只是却未曾想,将军之父,即曹公到来之后,接连大败黄巾贼,扫清贼寇,肃平兖州,以至于在下倒也不必南下避兖州之乱了。” …… 听着毛玠提起这些缘由。 曹昂一时间倒是颇多感慨。 果然安定太平,才是一个地方兴旺发展的最大催化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战乱,没有匪寇,政令通达。 那这个地方的人才,都会选择留在自己的家乡,而不是远走他乡,去别的地方寻个出路。 反之,如果一个地方混乱不堪。 连年遭遇战乱。 那即便再怎么安土重迁,也会为了保全自己,保全家人的性命,而选择去太平的地方生活。 心中感叹了两句后。 曹昂替毛玠倒上茶汤。 接着脸上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语调悠悠的问道:“孝先既然来此见我,那想必是想要一展所长,请恕我直言,不知孝先有何可教我?” 听着曹昂的话语。 毛玠顿时神情一肃。 整个人正襟危坐,双手贴放在大腿上,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知道。 这是曹昂对他的入门考核。 尽管自己主动投奔,这样的拳拳之心,一定会被曹昂看重,并纳入麾下。 但接下来自己的策问答的好不好,就关乎到曹昂对他的初始印象,也就是他起步能够拥有什么样的官职,或者说有多大的施展空间。 并且也涉及到他的上限。 答的越好,上限越高。 反之,他的前途基本上也就定死在中下层了,这岂能不重视? …… 毛玠先是沉默了十几秒钟。 仔细斟酌了一下话语。 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 方才对曹昂言道:“在下在临行之前,准备了有三策,其中两策适用于现在,一策是为日后做长远打算!” 曹昂脸上顿时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只是也不等他发问。 毛玠便主动诉说了起来。 “适用于现在的两道策略,在下分别将之名为修耕植和畜军资。” “其中修耕植,就是修复被连年战乱所破坏的耕种之事,由于蚁贼在关东肆虐,导致大量土地被破坏,无数于田间地头耕作的百姓流离失所。” “土地荒废,无人耕种之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粮食减产,不仅兖州境内,连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