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随即很快反应了过来。 “将军,想必是铄公子来了!” …… “兄长!” 方才推门而入,便看见曹昂端坐一旁,曹铄顿时有些诧异的惊呼一声。 他今日的行程和往日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却不料在这儿,碰上了阔别已有一段时日的大哥。 对于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 曹昂对他的关怀和偏爱,自然也不会比妹妹差了多少。 此刻看着眼前这个做书生打扮,但却因为身躯太过瘦削,而导致连衣服都有些撑不起来的文弱青年。 曹昂不由暗自摇头。 这小子还是有些太虚了。 就瞧他这副模样,虽然不至于夸张到风一吹就倒,但也绝对好不到哪去。 若是不能多加调理,把这身子骨养起来的话,恐怕情况多少有些堪忧。 心下有了定计之后。 曹昂面带笑意的起身上前。 “阿铄,昨日我遇见阿蕊的时候,她便说你现在整日里,都跟在文若先生身边刻苦学习,此事果然并非虚言。” “我铄弟也生有一双慧眼啊,知道文若学识渊博,跟在他身边定然能够学到不少东西!” 听到曹昂如此捧高自己。 荀彧赶忙拱手谦让道。 “将军实在是过誉了,铄公子敏而好学,勤勉踏实,这些日子以来,着实帮了我不少忙。” “若非有铄公子帮衬着做些事情,属下恐怕还多有劳累。” …… 将曹铄也引至身旁坐下后。 曹昂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接着又捏了捏他的手臂。 随后颇为感慨的摇头言道:“算算日子,你马上也到加表字的时候了,彼时就多少算是个大丈夫了。” “近来你在文若这儿刻苦学习,想必也学有所得,所以为兄打算给你安排一个差事,也算让你独当一面!” “不知你可愿意?” 这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曹铄又不是傻子,兄长愿意给他安排差事,就意味着看重他这个弟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对他的信任和认可。 还有什么比已经成为曹家最核心人物的兄长的认可,更能令他感到兴奋的事情吗? 曹铄二话不说。 赶忙拱手言道。 “小弟愿听兄长吩咐!” …… 见曹铄表现的相当积极。 曹昂满意的点了点头。 但他也没明说是什么事儿。 只是对一旁的荀彧问道:“文若,你可知枣只此人,他现在官居何职?” 倘若问的是别人。 恐怕荀彧还要稍微思索一下。 但提到枣只,荀彧甚至连分毫迟疑都没有,非常干脆的回答道。 “将军说的可是子恭?” “他眼下正担任定陶令一职。” 定陶县作为济阴郡的郡治,和郡太守待在一个地方办公,级别地位肯定是有的,但能够行使的权力却相对较小。 不过不管怎么说。 都属于一个较为不错的官职了。 只是曹昂在听完荀彧的回禀后,却毫不迟疑的摆了摆手。 “你挑过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担任定陶令吧,枣子恭我留有他用。” 对此,荀彧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将命令于文书上记下后,稍后便打算去找到枣只,对其宣布此事。 …… 三人言谈了一阵。 喝完了一碗茶汤后。 曹昂便带着曹铄离开了府衙。 来到了目前空置大半的太守府中。 眼下由于曹操走马上任兖州牧,且新任济阴郡太守夏侯惇是遥领,故而包括曹昂的母亲丁夫人在内,那些父亲曹操的妾室以及庶出子女们。 此刻都居住在其中。 曹昂也并不去打扰。 只是领着曹铄,找了一处僻静的房间,等到关起门来后,从怀中递给了他两本书籍。 正是小麦和粟米的改进之法。 没错。